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运动过度与运动缺乏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8/5/23
运动过度
运动过度的精确意思就是迫使身体过度劳累。如果肌肉与关节感到疲劳酸痛,它便无法好好发挥功能。持续性地运动过度,会使身体面临更大的受伤风险。时间一久,过度的运动还会削弱免疫系统。健身锻炼极具诱惑力,在缺乏经验时,容易因训练热情过高而导致运动过度,不但达不到锻炼效果,而且容易损伤身体。
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可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使体内耗氧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活性氧,这是一种促使人体衰老的物质。同时,运动激烈或超量,也会加剧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导致一些脏器的损伤,以致生命进程缩短,从而出现早衰或早逝。德、美诸国生理学家新近的研究也发现,过多过度的运动,会使体内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会导致大脑早衰,扰乱内分泌系统,损坏人体免疫机制。特别是像短程赛跑这类在瞬间爆发的剧烈运动,由于肌肉的需氧急剧增加,使得大脑、肝脏等内脏器官的血管应激收缩,以便将血液挤出供四肢肌肉之用,而这些脏器却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处于缺氧状态,这对健康甚为有害。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不仅迫使四肢肌肉与大脑和五脏六腑争氧,还会促使人的新陈代谢长期处于旺盛状态,缩短了人体细胞分裂的周期,加速机体器官组织的磨损与衰老,从而导致生命的早逝。发明增氧健身法这个词的健美大师肯库珀说:运动似乎有一个收益递减的极限,一旦超过了这个极限,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损害,并丧失抵御各种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疾病的能力。因为大量训练可能会抑制自血球生长,而自血球则是防止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一项对参加过公元1987年洛杉矶马拉松比赛的大约二千三百名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赛后病倒的运动员人数达七分之一,比接受训练但没有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高出将近五倍。这项研究还发现,与每周训练强度低于三十二公里的赛跑运动员相比,每周训练强度超过一百公里的运动员患病的可能增加了一倍。据某保险公司对六千名已故运动员的资料统计,运动员的平均寿命才五十岁,许多人还未领到退休金就早逝了,大多是因为过量运动造成的。
运动过度会伤身损智减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怎样来判别自己的运动是否适度呢?
运动过度的表现包括:
(1)肌肉持续酸痛;(2)疲劳、精力不继;(3)沮丧;(4)急性伤害,例如膝盖扭伤;(5)运动成效没有进展,甚至下滑;(6)难以入睡;(7)紧张不安;(8)食欲不振;(9)不顾生病或受伤,仍旧进行健身;(10)生活步调完全以运动为中心,忽略对家庭与朋友的承诺;(11)错过运动时间时,会出现非理性的愤怒与罪恶感;(12)持续出汗或大量出汗;(13)感冒这类小病不断,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衰弱而引发的。
当出现以上表现时你就要考虑是否运动过度了。
运动缺乏
运动缺乏指人们因长时间缺乏足够的运动,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最终危害到身体健康。运动缺乏程度轻的人医学上称之为亚健康人群,重的则已经发展成疾病,严重威胁健康、生命,如糖尿病、脑血栓、心脏病、癌症等。缺乏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美国,只有22%的成年人经常运动,并且能达到促进健康的运动强度;54%的成年人运动量不足;还有24%的人很少运动。事实上,缺少运动在所有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像看电视这样的消遣活动的普及,导致人们运动缺乏。因此,缺乏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运动虽然是很多慢性病在稳定期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实际上,慢性病患者的运动量较正常人更少。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饮食和运动是其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膳食和运动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国外一项包括1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38%患者平时的运动强度未达到健身目的,31%的患者很少运动,36%的患者超重,46%的患者肥胖。
缺乏运动是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是久坐不动的人,同运动积极的人相比,心脏的发病率高30%,高血压发病率高35%,糖尿病发病率高42%,疾病的总体死亡率高3倍。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城市的非洲裔美国人比欧洲裔美国人患退行性变和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比例高,这种种族差异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非洲裔美国人运动较少。因此,规律的运动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
缺乏运动会使人肌肉松弛、无力,很容易造成运动性损伤。有时仅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动作,如俯身去捡一支铅笔或是去更换天花板上的一个灯泡,也会令缺乏运动的人“闪”了腰、“拧”了脖子。而且,那些常坐不动,以车代步的人还会由于缺乏运动和应有的锻炼造成颈、肩、背、腰等处局部肌肉、韧带组织的过度劳损,久而久之,就很容易演变、转化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