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迫不得已”可否避免□本报记者 王 丹□ 6月24日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一位医生在接诊时被患儿家属打伤入院,伤人者自行离开医院,未受到任何阻拦。次日,该院医护人员自发聚集在医院门口,对暴力事件表达抗议。随后,“拒绝接诊涉事患者”的帖子在朋友圈广泛转载。一些网友认为医务人员的行动“缺乏医德”,更多的医务人员则表示,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其中的“迫不得已”。 ■“这是不满情绪的总爆发” 自医生抗议事件发生后,记者一直试图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取得联系,但得到的回复是“院领导正在商量,有可能会发布通稿”。但直至发稿前,院方仍然没有作出任何官方回应,并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记者试图与被打医生以及更多了解此次事件的医务人员联系,但得到的答复是,院方在6月26日一早就向各科室和相关医生下达“封口令”,不得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该院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人员,为记者回顾了事发经过:6月24日下午5时30分左右,一名8个月大的患儿由三男两女带着到该院就诊,被诊断为“乳房脓肿”。就诊医生告知家属,患儿不需住院,门诊治疗即可。家属对这一结果表示不满,就诊医生在与家属沟通的过程中被两位男性家属殴打,医生办公室的桌椅、电脑显示器被砸坏。 据目击者介绍,医务人员报警后,医院保安人员迟迟不到现场,警察到场后袖手旁观,院方在被打医生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下,依然采取息事宁人的解决办法,引发了医务人员的不满。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这一事件应该说是不满情绪的总爆发。近1个月来,医院肝胆外科、急诊科、药剂科、骨科、麻醉科已经接连发生5起医务人员被打事件。但不论是哪方有错,医院领导都要追究医务人员的责任,轻则向患者赔礼道歉,重则罚款。” 一位资深媒体人对院方做法提出了质疑,在医患矛盾激化时,考验的是政府和院方的应急能力。如果院方没能采取妥善处理的办法,医务人员的情感将得不到安抚,情绪得不到释放,导致事态向极端化发展。 ■“我们只能自己站出来捍卫尊严” 在整个事件中,医务人员是否应该聚集抗议,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该院医生郭晶(化名)对记者说:“我们特别选择25日中午12时开始,大约14时结束。一是医生中午换班,二是中午病人很少。虽然聚集活动是在门诊楼前进行的,但医生仍会为病人让出通道,医院内部也和往常一样,有医生接诊。” 在网络上广泛转发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伤医事件的具体诉求”一文中,记者看到了署名为该院“全体医护人员”的13项要求,包括要求追究保卫科严重失职,要求民警入住医院警务室,要求报销受伤医生所有住院费用,要求医院管理者向全体员工道歉等。该院一位医务人员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只能自己站出来捍卫尊严。” 此前,北京同仁医院、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都曾发生过医务人员集体抗议事件。但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刘鑫教授建议,医务人员要应用现有的权利救济途径解决问题,如派代表到政府部门信访,受害者向打人者提起诉讼等。 北京积水潭医院医患办主任陈伟认为,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避免或者及时化解医患双方的冲突更值得倡导。例如,医院做好处理医患纠纷的紧急预案,在伤医事件发生后,及时控制现场,保护当事医生的人身安全;事发后,医院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对当事医生积极抚慰,让医务人员有归属感,而不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 ■“拒诊不合情理,强制也有违人情” 据该院医生介绍,接诊医生被打后,该院院长指派“120”救护车将患儿及家属送至该院礼嘉分院进行治疗,并要求医务人员不带情绪、马上接诊。但相关医务人员拒绝为该名患儿继续治疗,并引发重庆市内多家医院针对此名患儿的集体拒诊。有网友认为,医生确实不应无辜被打,但拒诊等于“失德”。 对于公众的质疑,郭晶解释说:“如果患儿真的是急症,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但在患儿并无生命之忧,而伤医者并没有做出任何道歉、没有接受应有惩罚的前提下,医务人员迫不得已采用拒诊的方式作为‘砝码’,交换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医者应有的尊重。” 陈伟说:“因医患矛盾而拒绝出诊,显然不合情理。但院方不顾医务人员的抵触情绪,强行要求被打医生的同事接诊,也有违人情。”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认为,医生群体的合理诉求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次事件中,如果院方能够成为医务人员的第一责任人,维护医生的基本权益和尊严;警方能够果断坚决依法行政,即便不能当场问责,也要通过事后通报明确对伤医者的处罚,让医护人员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保护,尊严得到尊重,那么后续事件都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