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纠结之后,这位全科医生有话说 纠结该不该接诊
不久前,我遇到了一位让我哭笑不得的患者。该患者一进诊室就问:“医生,有温度计吗?我发烧了。”我给她量了体温,37.7℃,的确发烧了。我于是问患者:“你还有别的地方不舒服吗?”“拉肚子3次。”我又问:“大便什么颜色?”“黑色。”听到患者这么回答,我立刻提高警惕,发热、腹泻、黑便,这些症状提示患者有感染性腹泻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这不是全科医生可以处理的,我建议患者赶紧转诊至上级医院治疗。 患者一听我让她转院,又说道:“医生,去大医院看病太麻烦,你就给我看吧。其实我没注意大便是什么颜色,随便说的。”听到这里,我的心情顿时不平静了,纠结到底该不该接诊这位患者。如果患者只是单纯发热,是可以接诊的,但是有腹泻和黑便就应该考虑合并消化道出血,可是从患者的整体状态看,又不像患了重症疾病。而且患者希望就近简单处理一下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也感觉患者说的“黑便”像是在开玩笑,但是又不敢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敢轻易放过患者脱口而出的那句“大便黑色”,在证据不完全可信的前提下,希望通过“便常规+潜血”检查帮助诊断。可惜我这里化验不了,于是最终只能开出诊疗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诊治。 建立医患互信省的不只是钱 通过这次接诊,我想说的是,全科医生是离居民最近的医生,居民找全科医生看病确实能省时省力。但是即便关系再好,看病时也绝对不要拿自己的病情开玩笑,一定要如实提供病情资料。因为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一旦认为患者可能提供不真实的病情材料,就有可能拒诊。这不只是为了规避风险,更是对患者负责,因为医生见过太多“病情急转直下而致命的病例”。 作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一直努力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但在缺乏医患互信的情况下,医生会寻求客观指标的支持。这些客观指标就是化验检查,如果患者不如实提供病情,就有可能花冤枉钱。而且,建立医患互信,不只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让疾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 医患合作 健康教育不能少的一课 由这位“自作主张”的患者,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向居民传递怎样的健康信息,如何教会居民自我管理? 健康教育不等于教患者自我诊断。健康教育只能传递标准的科学常识,例如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控制达标的标准、如何自我监测血糖等。每个人体质不同,不可能按照千篇一律的方法去维护健康,如何判断某一治疗方法是否合适,应是医生的事情。个别健康教育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传播诸如“冬季进补正当时”“吃木耳对心脑血管有好处”等健康知识,这些内容原则上都没错,但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很容易进入“教会患者自我治疗(调理)”的误区。健康教育如果以“教患者自己看病(保健)”为目的,就是动员患者自我“试错”。 健康教育应该努力教会患者“医患合作”。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前面提到标准的健康知识;二是如何进行健康自我监测;三是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四是准确提供病情的意义;五是如何与医生合作开展治疗。做到这些,既帮助了患者,又履行了医生的职责,我认为是健康教育的努力方向。 健康教育要讲究“期望管理”。就期望管理,举一个反面例子。若干年前,某医院经40分钟心肺复苏成功抢救一位心脏骤停患者,相关科普宣传铺天盖地。当时我正在北京市120急救中心学习,也遇到一位高龄老人猝死在家,患者家属坚决要求我的带教老师心外按压40分钟才能宣布死亡。健康教育要传播医学本质,让患者了解医学的不确定性,让患者明白医学治疗(尤其是慢病防治)的目标不是“完全恢复”而是“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让患者接受“期望管理”,才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