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中药之忧何以解95岁的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曾说:“中医之兴,兴在药好;中医之亡,亡在中药。”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余瀛鳌先生曾说:“中药如斯,痛心疾首!我给外国人看病,看完了他们都跟我说不敢在中国买药,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不是滋味,又无言以对!”中药是中医传承之物质基础,让我们探寻—— 中医之长,除了自身在理论体系、诊疗手段和其治法多样以外,最重要的利器就是中药。中药一向有严格的地道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选择性,气候、水源、空气和土壤是影响和决定中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目前中药的质量和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亟须关注。 中药材污染降低了中药国际竞争力 最近两年,联合国有关单位和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在我国境内购药,境外检验。2013年的《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显示,中国9家著名中药品牌企业被抽检的药材样品中,超七成含有农药残留。2014年我国台湾市售中药材50件抽测样品中,有21件检出农药残留,比例达到42%。现在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走低,全球中药年交易额400亿美元左右,我国目前仅占1/10强。 今年4月,笔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进行学术交流,碰到当地华商联合会的李会长,他是浙江青田人。李会长患有过敏性支气管炎,我向他推荐我国的中药,李先生却说:“祖国的中药质量有点让人担忧。而且欧盟规定得很严,凡是食品药品,基本不让进口。” 当时恰逢山西省在布达佩斯开本省产品推介会,在国内久负盛名的中成药、药酒和食品特产,都不及民间手工艺品更受欢迎。另外,西班牙《欧华报》报道过,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反映,国内亲人邮寄过来的中草药被西班牙海关查扣。据了解,在介绍查扣原因时,邮局和海关的人员说,由于这些中国来的中草药用途和药效不明,所以必须经过实验室检测,证明符合欧盟的有关规定后,才能由收件人提取,而收件人也要为此支付高额的检测费用。无奈之下,许多人不得不将邮件退回中国。 目前,全球中药产业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重视,约有170多个公司从事中药开发。但是,仍然有不少国家的海关和医药管理机构对我国中药存有异议,因我国中药种植中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重金属含量超标,采取拒绝入境的态度,致使中医中药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数十年来,在适宜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产药区和平原地带,农民和药农由于缺乏种植知识,盲目引种,品种混杂,肥料施用不科学,采收期不适宜等,致使药材质量不稳定、药性药效改变。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使用超强超标农药,局部生态环境和生物循环结构陷入恶化。由于土壤、水源和重金属类污染物沉积,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变低;一些药材中的糖类被氧化,花叶类药材变色变味;环境污染使土壤酸碱度改变,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比例失调,导致药物生长发育变异或干脆失去药效。近年来中药安全事件也频有发生,中药材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替代品也日益增多。 种植基地化是保护利用中药资源的根本方法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解决中医药发展的源头问题至关重要。我国现有12772种中药资源,其中植物类11118种,占总量的87%,为保障其健康发展,急需制定种植标准,加强药材种植集约化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药材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流通网络平台建设等,使中药材在合理规划、科学种植、质量管控、市场流通等环节形成一套健康发展体系。 今年4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部委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规划》明确了建立中药优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等主要任务,同时提出中药材基地化建设。 中药材基地化是实现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我们应该根据国家中药材主产地区的环境、资源等实际情况,鼓励有实力的生产企业自建种植基地,保障药材质量。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专门的国家中药资源保护性种植示范基地,在确保中药材种植符合国家规范和质量的前提下,予以授牌认可和适当扶持,并加以推广,使之向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农户、药农等散户种植可由企业出面组织,统一进行技术指导,达到规范化种植要求。当地政府和农研机构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帮助基地组织建设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并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 为防止中药材污染,保证中药质量,急需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管理控制。可建立一支药材种植中污染物控制的技术队伍,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突出企业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和治理,积极开展控制污染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控制微生物、农药、重金属等污染和残留的体系,并且针对当前药材种植存在的有毒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等问题,研究并实施无公害种植技术,建 立无公害品种品牌的保护性技术体系。 加强仓储条件建设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我国目前有12家主要的中药大市场,其中最主要的集散地中药材在进入市场流通之前,有些是在周边农户家中储存。中药在藏储期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是影响药物效用的重要因素,而分散储存的方式很难达到要求。结果导致原来的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在藏储过程中流失、减弱,而且易生虫害。一旦发现虫害,如若再喷洒农药,又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研究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中,应一并考虑仓储条件建设,实现仓储的集中统一管理。而且中药材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前,必须经过专门检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应加快修订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药用植物的污染物残留允许标准,加强药用植物被污染的调查和研究,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设置更加科学精确的环境污染物监控对象,加强开展重金属、化肥农药残留研究,对标准检验品种和化肥、农药引起的新变异品种进行对比,确定不同存在状态的各种重金属和残留物的药理毒理作用。对于药材检验不合格的生产方或存储方应追责,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反之,对质量过硬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优惠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