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马建中副局长致辞马建中副局长与国医大师金世元、唐祖宣,以及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一起为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揭牌。
尊敬的佘部长、杨敬农书记、汪一光市长,尊敬的张伯礼院士、各位国医大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2015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1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召开之际,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隆重举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实施,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激发了新的活力、呈现了新的气象,中医药事业也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继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今年四月,国务院办公厅先后转发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这两个规划分别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发展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也是近年来中医药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对促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激发和释放中医药作为“五种资源”的潜力和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药是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与中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并蓬勃发展,具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要求的战略性、新兴性和科技与知识密集的特点。中药产业主要依靠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产品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少,具备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特征。中药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可以带动第一产业的种植、养殖业,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带动加工制造第二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带动研发、物流、零售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和增加就业。特别是中央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深化医改的政策推动和13亿多人口的健康需求,决定了这一产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发展速度快,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把包括现代中药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重点领域。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广大中医药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是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得到加强。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数据显示,我国传统中药资源总数多达1.3万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仅植物类药物就达11146种,其中商品中药材1200种。近几年,中药材种植技术不断进步,50余种濒危野生中药材实现了人工种植养殖或替代,200余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养殖,基本满足了临床用药和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中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建立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据统计,全国有2800余家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近900家,2013年中药产业规模已达6324.4亿元(民族药年产值200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31.24%。三是中药海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3年中药出口达31.4亿美元,已在新加坡、古巴、越南、阿联酋、俄罗斯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特别是“地奥心血康胶囊”,以治疗性药品身份通过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MEB)的注册,获得在该国上市许可,成为欧盟成员国以外市场准入的第一个植物药。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英国凡诺华集团研制的“凡诺华缓解关节肌肉疼痛片”获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MHRA)批准发售,成为欧盟颁布《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后第一个在英国注册成功的中草药产品。此外,复方丹参滴丸、康莱特注射剂获准进入美国FDA三期临床,血脂康胶囊和扶正化瘀胶囊也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 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以“战略?改革?发展”为主题,特别是本届大会围绕“中医之道?绿色药都?健康中国?世界共享”进行研讨,主题鲜明,契合当前工作重点,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贯彻落实两个《规划》,尤其是《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就中药发展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中药产业发展合力。中药产业链条长,品种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中成药以及中药相关产品等,过程涉及种植采收、加工炮制、提取分离、制剂包装、贮运保管以及调剂使用等多个环节,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要借鉴制定实施《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的经验,加强规划统筹,建立统筹协调、各司其职、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促进发展和规范管理的整体合力。 第二,认真贯彻《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夯实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药材好,药才好”,这是我借用的一句广告词,充分体现了药材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落实好《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产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将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中药材技术创新行动和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构建好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以及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等7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第三、加快产品研发,提高中药产业发展竞争力。疗效决定存在,好的品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根基。一要坚持需求导向,针对多发病、常见病和重大疾病,以及快速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研发新产品,提高贡献度。二要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研究方向,把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作为理论和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从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协定处方、名家经验中找研发灵感,创新中药研发路径。三要在传承中药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日新月异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发展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理论和方法。四要着力打造中药研发体系,推动企业成为中药研发主体,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大新药创制机制,搭建和运用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中药研发体系。 第四,强化质量控制,筑牢中药产业发展生命线。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一要建立中药溯源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能对中药产销的各个环节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追踪,从而使中药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做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二要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目前由国家中医药局牵头的中药标准化项目已正式启动,重点是制定一批中成药和临床常用饮片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和优质产品等级标准,建成中药质量标准库和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平台,形成中药标准化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希望企业积极参与,并能制定更具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标准、联盟标准等。三要加强行业监管,建立体现中药优势和特点的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规范中药产业链全程的过程管理,形成长效追责机制。 第五,推动模式创新,构建中药现代流通体系。一方面,要统筹规划中药流通布局,完善流通网络,建设现代中药特别是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推动中药流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创新中药流通服务模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拥有互联网资质的医药电子商务营业收入平均增幅超过50%,远远高于传统药品流通销售模式的增幅。加快互联网与中药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中药产业供应链,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第六,打造品牌优势,提升中药产业发展影响力。一是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一批现代化、国际化的中药产业基地,推动建立起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二是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培育一批中药产业的大品种、大品牌,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做好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宣传工作,按照国际公约主动开展和参与濒危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合法利用药用动植物资源。四是着眼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战略谋划,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整体合力,推动中药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同志们,朋友们,这次会议在安徽亳州召开,亳州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大家都知道,亳州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饮片加工生产基地,素有“中华药都”之称,“药不过亳州不灵,药不到亳州不齐”的说法见证了亳州药业辉煌的历史。把中药产业作为富民强市、奋力崛起的战略重点,扎实推进《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全面实施,中药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结构和层次得到不断调整优化,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基本形成了中医药大产业格局。在中医药发展面临着难得战略机遇的今天,衷心希望亳州市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强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按照统筹发展、产城一体、全产业链推进的总体思路,稳定发展中药种植,加快推进中药工业,加速提升中药材市场的影响力,着力打造现代“中华药都、养生亳州”,为实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经验、形成模式、作出示范。 这次大会得到了北京同仁堂、康美药业、珍宝岛药业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衷心祝愿2015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1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以及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