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海外中医药从业者:中医药学将迎最好时光“如今走向世界的海外中医药工作者多达30万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我们带来巨大的鼓舞。”意大利中华医药学会主席团执行委员、华人中医师郭春彪如是说。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7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任获奖者屠呦呦的演讲引起巨大反响,多位海外中医药从业者表示,中医药学将迎来最好的时光。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医管局前主席胡定旭说,目前全世界每年有60万人死于疟疾,但过去十年间,死于此病的人数下降了38%。他指出,科学研究不能固执地限制在中医或西医里。“我们不要盲目排外,而应推陈出新,将中药结合不同的科学,研制出更多实用的、医好病的药品,这才是造福人类。” “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药学与西医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上有很大差异。”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董志林也解释说,目前中医药的治疗效果、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还不能完全做出科学解释,因此要引入国际上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医药的研发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中国外,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64个国家已相继设立了中医药研究管理机构,数目超过两千个,尤以日本、美国、德国中医药研究人员为多。 “最近,美国得克萨斯生物医药研究所发现中草药提取成分可治疗埃博拉病毒,有望在两年后使用,这就是中医药成功应用的例证。”董志林表示,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发掘古方,研制和开发更安全有效的国际性新药,这样才能占领国际主流市场。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和瑰宝,青蒿素已是最好的证明,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郭春彪也相信,中医药已走向世界最显眼的舞台,它必将继续为全人类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