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筑思想根基 融文化精髓 建文明校园文明校园建设水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志。文明校园建设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支撑,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处于重要的指导地位。近年来,学校积极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思想、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本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加强师生员工思想道德建设;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中心,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大学文化建设为统领,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以创新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协同创新,文明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思想、组织和制度保障
学校将文明创建有机融入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制定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文明校园创建规划等文件,注重将思政工作、文明创建、大学文化建设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了协同创新大格局。
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大思政”格局,全面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德育首位,全方位育人”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挖掘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学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资源有机融合,形成育人合力。自2002年开始设立思政工作专项科研基金,为思政工作搭建平台,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教学成果《坚持德育首位,以人为本,构建大德育工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党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按省重点学科建设。作为黑龙江省“四进四信”专题教学工作两所试点高校之一,开展专题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和反响。同时,以职业化、专业化为方向,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宣传部门、思政课教师、心理教师、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养,在职称评聘、外出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上倾斜,把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连续5年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并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挖掘中医药文化这一独特资源和文化特色,组织开展医学生“大医精诚”主题教育活动、“四大经典”诵读活动,举行青年学生中医经典学习讲座、“学习传统文化”主题升旗仪式等活动,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熏陶渗透作用。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困难资助。构建“一体六化”就业工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新生、在校生、毕业生中的特殊人群重点关注,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主题活动等。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加强精准资助,研究制定各类困难补助实施细则、勤工助学管理细则,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
强化实践育人,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化。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宗旨,利用寒暑假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义诊、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农村卫生事业调研、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注重活动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利用周末到医院义务导诊,深入社区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职业理想。
提升网络思想引领能力,加强网络育人工作。设计制作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在学校门户网和官方微信同步上线。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打造校报、校园网、微信和客户端整合联动的“融媒体”平台。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媒体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与新华网共同发起“青年说中医”首届全国大学生中医药视频大赛。
以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建立校级重点学科中医药文化学科,校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中医药文化研究团队,主编教育部中医学教指委特色教材《中医药文化学》,出版《中医药文化当代价值研究》等著作。
通过创办“龙江中医讲坛”“中医药文化讲坛”等文化交流平台,打造“龙江医派”特色文化品牌,2015年底,“龙江医派”入选黑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纂《龙江医派系列丛书》,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中医学术流派社团组织——龙江医派研究会。2016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批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被省社科联确定为黑龙江省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基地。
学校加强科学、整体、和谐的布局设计,进一步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建设了黑龙江省唯一的中医药博物馆。通过外塑形象、内聚人心,发挥环境文化对人才培养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工作成效明显
学校对于文明创建工作凝聚了共识,形成合力,推动教学、科研及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果。201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增至7项;新增运动康复、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康复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康复学为全国首家开设。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次获得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2016年,学校成为“十三五”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高校,获批建设资金1亿元。
多年来,学校培养输送8万余名毕业生,成为龙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积极构建生物医药学科群,全力打造“北药”研发的技术平台和信息平台,创建全省唯一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积极建设新药研发基地和中药临床研究基地,推动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国家深化医改的时代背景下,两所直属附属医院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优质中医药服务。
近几年,学校师生的义诊足迹遍布黑龙江,受到各界群众欢迎。让专家走进“龙江讲坛”、省电视台“健康龙江”直播室等,面向社会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组织开展“中医中药龙江校园行”活动,深入哈工大、哈三中等十余所大中小学,面向社会弘扬中医药“大医精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学校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文化建设工作,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在黑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