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新华社通讯:中国大夫和赞比亚病人的医患情新华社卢萨卡9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彭立军)7岁的赞比亚小女孩塔昂嘎最喜欢的游戏是扮演医生。穿着妈妈为她缝制的白大褂,脖子上挂着玩具听诊器,一脸稚气的她和记者握手,用中文说“你好”。
塔昂嘎的母亲辛基韦·姆瓦莱说,她最感谢的人是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开办中医诊所的中国大夫冯轲红,“是她把女儿带给了我”。
“我长大要去中国学医”
姆瓦莱婚后19年一直没有孩子,看遍了赞比亚大小医院都没有办法。“2009年,我弟弟把冯大夫介绍给我。当我第一眼看到银针时,惊恐地说‘不’!但现在我一点也不害怕了。”姆瓦莱笑着对记者说。
经过冯轲红的针灸治疗,姆瓦莱第二年就怀孕了。2011年,她生下了女儿塔昂嘎。塔昂嘎和冯轲红的生日恰好都在7月,每年姆瓦莱都会把冯轲红请到家里,为她们俩一起过生日。
“我给这孩子起名塔昂嘎,这在我娘家当地语言里是谢谢的意思。我真心感谢冯大夫,同时也想让女儿以后有一颗感恩的心。”姆瓦莱说。
或许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塔昂嘎在学校最喜欢和同学玩医生与病人的游戏。周末闲暇时候,姆瓦莱也会带女儿到冯轲红的诊所,让她过过“当医生”的瘾。
“我以后想去中国学医,因为我想治病救人。我还想学习针灸,然后回到赞比亚当一名医生。”当记者问起她今后的理想,塔昂嘎说。
经过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姆瓦莱有时也能向朋友介绍一些简单的中医理论,比如“既要治病,又要注意养生”。现在,姆瓦莱的家人和朋友中,很多人都深信中医,都来找冯轲红看病,其中就包括她的丈夫奥古斯丁。
“我曾患有糖尿病、哮喘和心脏病,一度觉得自己快死了。冯医生的医术在我身上产生了奇迹,我现在感觉非常好。”奥古斯丁说,“不仅是我,后来我介绍了一些朋友去找冯大夫看病,他们的反馈也都很好。希望我们政府有一天能将中医疗法纳入卫生系统。”
“愿做中医文化的传播者”
“当年姆瓦莱找到我的时候,她已经40多岁,身体状况不太好。经过检查确诊她患有输卵管堵塞,但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不像在国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我就使用了针灸疗法。没想到几个月后她就成功受孕了,后来生下了这个可爱的孩子。”冯轲红看着塔昂嘎微笑着说,“我还记得她出生时是4.2公斤。”
自那以后,冯轲红和姆瓦莱就成了好朋友。“小家伙周末经常来我的诊所,看我诊治病人。有时候病人在输液,她就在一旁帮我盯着,等快要输完时就跑过来告诉我。她不在的时候,我们都还挺想她。有的病人还会问塔昂嘎哪里去了?”
冯轲红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曾是第10批和第11批中国援赞医疗队队员。当年结束医疗队的工作后,她发现自己对这片土地越来越有感情,赞比亚也确实需要更多医生,所以她就决定留下来开办诊所。
赞比亚医疗条件较差,在缺少药品的情况下,冯轲红采用针灸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她诊所的墙上贴着一张赞比亚官方报纸,它以《中国医术创造了历史》为标题,用大幅版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冯轲红用针灸疗法让当地一名瘫痪军人重新站起来的故事。
多年来,通过这间诊所,冯轲红结交了很多像姆瓦莱这样的好朋友。“赞比亚人很朴实,知恩图报,这点和我们中国人很像。虽然我们肤色不同,但我们心意相通。”
“我觉得中医在非洲的推广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我愿意作为一名中医文化的传播者继续留在赞比亚,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信任中医。”冯轲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