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肾炎的病因与病机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6/5/30
“肾炎”顾名思义就是肾脏发生了炎症反应,肾因肾小体受到损害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现象,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肾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所见的肾小球疾病大部分属于原发性,小部分为继发性,如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的肾损害。肾炎类属于祖国医学的“淋证”、“腰痛”,“虚劳”等病证范畴。根据古今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一致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风寒、风热、热毒、湿热等病邪反复入侵;加之内伤七情,饮食不节,酒色劳倦等各种因素造成脏腑虚损。特别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体内水精散布及气化功能发生障碍,脏腑日益虚损,而外邪反复感染,导致脏腑之间、正邪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了慢性肾炎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临床特点。古代文献对此有大量记载,归纳起来,肾炎的病因与病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膀胱湿热 湿热多来自外感,亦可从内而生。外阴不洁,秽浊之邪七犯膀胱,酿湿生热;或饮食不洁,过食肥甘厚味、醇酒乳酪,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积湿生热;或外感湿热,下阻于小肠,使分清泌浊功能紊乱,湿热传之于膀胱;或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壅湿滞,湿热积于膀胱,甚至传之于肾,发为湿热淋证。 2.肝郁气滞 情志失调,或忧思,或所愿不遂,曲意难伸,肝气郁滞,失其条达,气机不畅;或郁怒伤肝,肝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使膀胱气化不利;或膀胱湿热,影响气机宣畅,均可形成肝郁气滞之淋证。 3.肝胆郁热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与胆互为表里。情志不畅,肝气郁滞,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胆腑不通,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或湿热久滞下焦膀胱之腑,阻滞气机,肝胆不利,反致膀胱湿热胶结难去,发为肝胆郁热之淋证。 4.湿郁三焦 三焦主持诸气,司全身的气机气化,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三焦气化正常,则津液布达,水湿不生。若冒雨涉水,或久处湿地,水湿之邪侵犯机体,留滞于内;或久病不愈,脏腑功能减退,水液代谢紊乱,湿邪内生,弥漫于上下,形成湿郁三焦、膀胱气化失常之淋证。 5.下焦血瘀 情志不遂,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或湿热久蕴,阻遏气机,血行受阻,脉络瘀阻;或跌打损伤,恶血内停;或气虚运血无力,血瘀于下焦;或气滞日久,气停血瘀。此时感受外邪,则血瘀更甚,膀胱气化不利,发为下焦血瘀之淋证。 6.肝肾阴虚 肝阴虚与肾阴虚并举则为肝肾阴虚。肝肾同源,肝肾之阴相互滋生。常因肾阴虚而影响肝阴不足,火由肝阴耗伤及肾阴也形成肝肾阴虚。肝肾同源,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纵欲过度,房劳伤精;或过食辛辣;或过用寒凉,损伤正气,助湿生热,湿热久稽;或渗利太过,损及肾阴,而致肝阴不足,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湿热乘虚而入,留注下焦,留而不去,虚火与湿邪交结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形成肝肾阴虚之淋证。 7.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又称气阴两伤,是气虑和阴虚同时并见的病理变化。肾乃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为水火之宅。若湿热久恋不解;或攻伐太过,势必损及肾阴,阴虚日久,阴不化气而气失化源,继而伤气;或久病气虚,脏腑功能减退,致使肾之气阴两虚;或房事不节,劳倦过度;或妇女妊娠、产后气阴受损,加之湿热留恋不解,使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气阴两虚之淋证。 气阴两虚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代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肿瘤等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 8.脾肾气虚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者互为生养。若因先天畸形,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因房事不节、多产、年迈、妊娠、产后等肾气不足,日久脾失所助,脾气必虚;若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思虑伤脾,或素体脾虚,或过食肥甘,或醇酒辛辣,均可伤脾,脾气不足,脾失健运,糟无以生,气无以化,使。肾开阖失司,膀胱气化不利,形成脾肾气虚之淋证。 ◎ 如果过食肥甘,或醇酒辛辣,均可伤脾,脾气不足,脾失健运,糟无以生,气无以化,使肾开阖失司,膀胱气化不利,形成脾肾气虚之淋证。 9.脾肾阳虚 脾主运化,生精微以滋肾,肾主温煦气化以运脾。湿热之邪困遏脾阳,或过服寒凉之品,损伤脾胃之阳,则不能化生精微以养肾,或水湿内停,影响肾阳蒸腾气化水液的功能,皆可致肾阳不足;久病不愈,年迈体弱,肾阳不足,或湿热久蕴,阴损及阳,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肾虚水泛,亦能损伤脾阳,终致脾肾阳虚,膀胱失约,小便失其所主发为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