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用数据说话,医考通过率症结在教育?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施以来,对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师资格考试的科学性也面临历史挑战。今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改革已进入实证研究阶段,考试的科学性也将不断完善。
?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作为指导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指挥棒,提高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认识,加强教学、临床和考试的统一协调,加强培训和毕业后教育是提高医考通过率的有效方法。
?高校应该定期分析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结果,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反馈,并将其运用于中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数据库选取了2012~2015年中医专业(140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数据,统计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考试人数、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分析全国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毕业生的考试通过情况,并对考试通过率进行排名。根据排名结果,认证中心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科学性改革与高校中医药教育质量的提高展开探讨。
医考改革实证研究正当时
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自1999年起开展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应试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学行业所必须的资格,是否达到从事医疗岗位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医师资格考试实施以来,对加强医师资格准入标准,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保证医疗服务安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方式采用三站式考试,存在考试天数长,考试题目总量少,考官的主观评分,考务管理尺度不一等弊端,综合笔试涉及到中医学中的诸多基础和临床科目,考试覆盖面大,很多基础科目学习结束的时间过长,导致实践技能考试的通过率高于综合笔试。因此,医师资格考试的科学性也面临历史挑战。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考察医学生的不同目标要求有不同的方法评价,其中对医学核心能力的认知领域采用多选题评价,对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等采取标准化病人、书面模拟、客观结构化考试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职业价值、评判性思维等难以客观化的目标要求,采用观察法等进行评价,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美国的三段式医师资格考试更提高了医师资格考试的科学性,其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在第二学年末,考察医学基础知识;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末,考察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第三阶段在医院实习一年后,考察临床综合能力。
综合国内外的医师资格考试现状,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我国在2015年提出了医师资格改革的初步方案。今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改革已进入实证研究阶段,考试的科学性也将不断完善。
医教考协同提高通过率
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作为指导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临床医学生的指挥棒,明确培养目标,改革医师资格考试的科学性与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缺一不可。为提高毕业生的医考通过率,建议高等中医药院校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高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该考试,学生才有资格执业,才能在当前极其严峻的医疗环境下保护自己。学校明确培养方向,学生明确职业定位,二者的认识提高了,考试合格率也自然会提高。
加强教学、临床和考试的统一协调。就是要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大纲和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有机衔接,确保中医临床思维和岗位胜任能力的整体把握,避免脱节。以学生将要面临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未来的服务对象为依据,制定合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大纲,根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特点,完成基本教学计划。
加强培训和毕业后教育。中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已经进入实习岗位的学生,要在试用期内进行系统的、严格的培训,加强毕业后教育,使参加考试的学生更加熟悉专业内容,轻松应对考试,提高考试通过率。
分析考试结果 反馈教学改革
通过对考生综合笔试各科目掌握情况分析,2015年140类别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的平均掌握率最高,为86.08%,《中医外科学》最低,为55.04%,《内科学》和《诊断学基础》较低,分别为56.59%和58.76%。考生对《卫生法规》的掌握率也较低,为61.32%。
鉴于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定期分析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结果,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反馈,并将其运用于中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根据综合笔试14门考试科目掌握率排名,院校能够从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指明方向,实现中医学专业各门课程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接。 (本报记者 林晓斐整理)
2012~2015年140类别全国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