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2014年维生素类商品出口低位徘徊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5/5/4
维生素的发现是19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维生素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维生素类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维生素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D3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占有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4年上半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6.47%,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4.62%。
受欧美经济持续复苏利好刺激,2014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除维生素E出口价格跌幅较大外,各主要品种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维生素C(原粉)行情飘红
维生素C是我国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大宗品种。我国维生素C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技术及产能优势,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我国维生素C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荷兰帝斯曼公司,其位于苏格兰的达瑞工厂产能约有2.3万吨,但生产成本远高于我国,主要满足帝斯曼公司维生素C制剂产品的需求。此外,印度也有部分产能,但印度的气候不利于发酵,需从中国采购原料中间体古龙酸后再进行后续加工。
我国维生素C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经数次盲目扩产、价格大战,经济损失惨重,并受到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预警。事实上,这也促成了我国维生素C产业的高度集中,迫使瑞士罗氏、日本武田、德国巴斯夫等国际巨头先后退出维生素C领域。我国维生素C产业生产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大,集中度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拥有国际市场话语权。即便如此,维生素C领域的无序竞争仍使产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2011年至今,维生素C产量严重供大于求,市场极度疲软,甚至国外客户、中间商手中都囤了大量的货品,导致目前出现维生素C售价低于成本线,而市场上却无人问津,部分企业被迫停产的尴尬局面。
我国维生素C曾经具有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成本低廉、产业集中度高、市场份额高、掌握话语权,不仅平稳度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创造了价格大幅攀升的佳绩,让众多医药界人士刮目相看。近年维生素C的市场乱象,与欧元区经济衰退有关,而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维生素C生产企业盲目扩产、低价竞销情况严重。维生素C行业受累于产能过剩之殇,国内各企业间大打价格战,使得出口价格持续下跌,造成我国维生素C出口损失数亿美元,不仅企业在成本线上挣扎,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维生素C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受欧美主流市场经济持续复苏及客户库存消耗需要及时补货等利好因素推动,维生素C(原粉)出口大幅增长,出口数量、金额及价格分别增长16.22%、29.68%及11.57%,全年行情飘红。
维生素E出口价格下跌
维生素E是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维生素类产品之一,供需基本平衡。据估计,我国维生素E需求增长率为7%~8%,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为5%~7%,发达国家增长较慢。
国内维生素E生产企业主要有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外主要供应商是帝斯曼和巴斯夫。维生素E原料80%以上用于饲料添加剂,约20%用于医药和食品添加剂及化妆品。目前,我国出口的维生素E主要以饲料添加剂为主,而帝斯曼和巴斯夫主要生产医药级高端产品,操控着全球维生素E的市场话语权。2014年,维生素E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9.70%。导致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2014年初,巴斯夫德国工厂柠檬醛生产线由于技术原因发生火灾,巴斯夫公司不得不关闭工厂,这起火灾使得柠檬醛供应严重紧张,对下游维生素E等产品的生产造成影响,市场预期货俏价扬,经销商纷纷囤货。而不久后,巴斯夫宣布恢复柠檬醛生产,市场预期随即走低。国内方面,受年初禽流感疫情影响,维生素E成交清淡。内外销市场双双利空,导致经销商纷纷出货。因此,虽有主流市场经济复苏利好拉动,但最终出现出口均价仍明显下滑。综上所述,维生素E下游成交清淡,国内外市场已趋于饱和,国内产能亦有过剩趋势,预计未来维生素E出口市场将以弱势盘整为主。
$:page
其他品种表现各异
维生素A:全球维生素A需求年增速为3%~5%。我国维生素A得益于生产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我国维生素A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越南。由于维生素A80%用于饲料添加剂,因此东盟地区以发展近海捕捞和养殖业为主的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需求旺势。
由于维生素A市场定价权仍掌握在帝斯曼、巴斯夫等国际公司手中,国内维生素A生产企业处于被动跟风地位。
维生素A主要用途是非处方药市场、营养补充剂、饲料添加剂以及食品加工业等方面,国内行业集中度很高。2014年,受德国巴斯夫工厂柠檬醛生产线火灾影响,国内维生素A价格暴涨。一个月后,巴斯夫恢复生产,但国内货源紧缺的局面仍未改变,这一趋势直接导致外销价格上涨,2014年上半年,维生素A出口金额及价格同比分别增长了24.21%和25.47%。
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中出口量最大的是泛酸钙。目前,国内泛酸钙产能最大的是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全国出口数量中占比高达60%以上,同时在世界排名也属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国内排名第二的是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国外主要生产商为帝斯曼、巴斯夫和日本第一制药。
泛酸钙80%用于饲料添加剂,只有20%用于医药和食品添加剂。2014年,因日本第一制药退出泛酸钙市场以及帝斯曼和鑫富药业先后对泛酸钙提价等,我国泛酸钙出口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3.75%,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8.54%,出口价格同比上涨56.96%。 我国维生素B6的主要生产企业是天新药业(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其产量占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绝对市场话语权。2014年,我国维生素B6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75%,出口均价同比增长1.05%。
我国维生素B1的主要生产企业是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国际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2014年,我国维生素B1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3.92%,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2.76%。
维生素B2隶属于小品种维生素,种类比较多。维生素B2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生产企业主要靠成本竞争,即便市场价格略有上涨,也是受原材料等成本提高因素影响。目前,全球最大的维生素B2生产企业是我国的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还有巴斯夫和帝斯曼两家国际企业生产维生素B2,这3家的产量占据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中维生素B2产量中65%用于饲料添加剂,22%用于医药产品,13%用于食品工业。
2014年上半年我国维生素B2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14%,出口价格同比下降5.23%。
B族维生素一向被视为市场上的“小品种”,近年出口发展很快,目前已位列维生素类第三大出口商品。据国外最新报道,在牲畜或家禽出栏一两个月前给予一定量的维生素B1和烟酸/烟酰胺等B族维生素,可使屠宰后的肉质更加鲜嫩、含水量高、口感更佳。所以,B族维生素现已成为国外饲养业必不可少的饲料添加剂。这一新发现直接导致B族维生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猛增。近几年,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牲畜、家禽饲养业规模急剧扩大,这些国家对我国饲料添加剂级B族维生素产品的需求量亦在急速扩大,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现已成为我国B族维生素原料药新的出口市场。2014年,因环保整顿等原因,部分企业停产,国内B族维生素收购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而外销市场因欧美主流经济体经济复苏效应有限,B族维生素的外销价格并未应声看涨,因此2014年全年B族维生素的外销市场价格增幅有限。
欧、美、亚仍为主要出口市场
行业集中度高产业链完整
2014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到132个国家和地区,欧盟、北美和亚洲依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比重高达88.69%。受欧美经济复苏影响,我国对上述三大主流市场的出口数量及金额均实现增长。其中,对欧盟出口数量及金额分别增长17.93%和12.44%;对北美洲出口数量及金额分别增长5.44%和4.69%,但出口均价微跌,这说明主流经济体持续复苏效应仍未完全体现。
2014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前十大目的地分别为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印度、巴西、泰国、越南和法国。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对上述十大目的地出口金额大部分呈增长态势。其中,对比利时、巴西和越南出口增幅最大,分别达到28.36%、30.99%和42.09%。
产品细分上,维生素C(原粉)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目的地中增幅较大的是土耳其、越南和比利时;跌幅较大的是日本和印尼。维生素E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目的地中欧美等主营市场多呈跌势,而巴西则以同比47.14%的增幅成为2014年维生素E出口的亮点。维生素A出口金额排名前10位目的地均呈不同幅度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是巴西和巴基斯坦,增长幅度均在100%以上。
行业集中度高产业链完整
目前,我国维生素生产企业已在多个维生素细分市场上取得了生产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基本上几家企业的单项维生素品种就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一般单品种维生素商品出口企业前3名基本上就占据了总出口量的60%以上,且一家独大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B5就占据行业比重6成以上。
2014年,我国有767家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企业,较上年增加了14家。其中,国有企业127家,占比16.5%;“三资”企业65家,占比8.5%;其他性质企业575家,占比75%。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淄博鲁维食品生物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来益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服务贸易有限公司、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位列出口金额前10名。上述10家企业出口金额之和占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9.34%。
维生素类产品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而呈现出市场需求加大的趋势。维生素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其下游的饲料、食品、医药和美容等行业,每年大约有3%~5%的递增。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饲养业的逐渐复苏和东南亚地区饲养业的崛起,国际市场对维生素类产品的需求逐渐扩大,加之国内出于对人身健康的考虑,已逐步禁用或减少使用抗生素,从而带动了我国维生素产业的发展。虽然维生素市场需求始终向好,但容量依然有限。以目前国内原料药的情况来看,鲜有品种是真正的供不应求,大部分品种即使因为厂家供应不足造成短期货源紧张,也很快会得到补充。因此可以说,产能过剩造成国内企业间低价竞争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包括维生素在内的所有原料药出口企业,并且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产业陷入了产能过剩及无序竞争的怪圈。从2014年的出口情况不难看出,蓬勃发展的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行业前景不容乐观。首先,受畜牧产品增长放缓、饲料原料价格高涨影响,亚洲及南美地区饲料产量增长幅度放缓,必然会使当作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走低;而国内受居民肉蛋奶消费量下滑影响,饲料产量增速放缓,同时饲料上游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去库存化周期延长,都影响维生素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
尽管2014年受欧美经济复苏、环保整顿等因素影响,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实绩明显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已走出淡季。这是因为主营市场经济复苏迟缓,外部需求减少,国内低迷的养殖、消费业使市场拓展空间受到限制,维生素产业内部产能的增加使企业的定价话语权逐渐削弱,且欧美经济衰退的阴影犹存,国内无限扩大的产能需要寻找释放通道,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国外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的稳健发展,因此,2014年我国维生素出口仍属于低位徘徊。
(作者单位: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西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