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芦荟的选地与整地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5/2/13
●选地与整地 在芦荟栽培中,选择什么样的土地,如何进行精细的开垦整地,是大面积栽培芦荟应首先考虑的问题。这两项工作关系到栽培成功与否。 在选地方面,因为栽培芦荟是为了面向市场,所以关系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既有专业上的需要,也有市场上的需要。 (1)交通便利 在芦荟种植方面,如果交通便利就会创造出许多有利条件,比如技术上的交流,人员的往来,品种的引进。另外,芦荟叶片采收以后必须及时运到有关的生产部门贮存、加工,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选地首先要靠近公路或沿河两岸的山坡,使芦荟的栽培、收购和调运方便快捷。 (2)有利于排水 栽培芦荟最好选择5°~25°的缓坡地,这样不仅有利于排水,一般阳光也充足,有利于叶片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积累。此外山坡地霜冻比平地要少,在无霜的自然条件下芦荟生长和越冬都会保持良好,产量高。坡度超过25。的山地管理困难,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否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培土困难、根群暴露、植株倒伏和早衰而降低产量。山洼地虽然土质肥沃,水分状况好,但如果排水不良,根茎就会腐烂。冬季,山脚洼地容易沉积冷空气,使芦荟受冻害。 (3)冷空气不易沉积 霜、雪、冷雨对芦荟的伤害是极大的,要保护芦荟不受冻害或少受冻害,就要选择冷空气不易沉积的地域。最理想的是北面有高山屏障,南面开阔平坦或有河床排泄冷空气的沿河两岸的山地,或是大水库四周的山坡。这些地形,空气比较潮润,冷空气进入难,排出容易,是芦荟生长的有利环境。湿度大而阳光充足有利于芦荟叶片发育,叶大肉质丰富,外观翠绿,很少有日灼斑点。 (4)土质适宜 影响芦荟生长的土壤因素很多,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营养、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及土壤微生物等。土壤质地不同,所表现的肥力性状、耕作性能和生产性能也不同,对芦荟的生长影响很大。芦荟要求土质为沙性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因为沙壤土所含土粒的粗细比例适度,沙黏适宜,其性状介于沙性土与黏性土之间,是兼有两者的优点,大小孔隙比例适当,通透性、保蓄性好,养分含量丰富,有机质分解快,土性温暖,耕性良好。土壤过沙或过黏或过酸性的红土都对芦荟的生长发育不利。 土壤有机质作用很大,它不仅是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且对于土壤一系列性质和生产性状的好坏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有芦荟所需的一切养分。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矿质化作用,释放植物营养元素,供给芦荟和微生物生活的需要。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过程中,取得生物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产生的C02,供应芦荟的碳素营养。低浓度可溶性的胡敏酸在芦荟生长的前期能促进根系的发育,后期能促进养分的吸收,可溶性胡敏酸进入芦荟体内后,能促进芦荟的呼吸作用,提高细胞膜透性,从而增加养分吸收的数量;而高浓度的胡敏酸则抑制根系发育。未分解的有机物能使土壤疏松,大大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腐殖质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而且腐殖质能大大提高土壤的保肥力。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减低黏土的黏性,增加沙土的黏性,从而改善黏土的黏性和通透性,以及沙土的松散性。腐殖质可使土壤变黑,吸热能力加大,土温升高,还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反应。土壤有机质是微生物营养和能量的主要来源,能使土壤有良好的结构和较高的肥力,使得土壤具有疏松、透气、肥沃特性,使水、肥、气得到充分利用,创造良好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不但能使栽培产量提高,而且质量也好。 芦荟所需的营养元素除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外,其他元素几乎都来自土壤。土壤矿物质的风化可以释放出除氮外的所有营养元素;土壤因氮菌对大气中氮的固定;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降雨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向土壤中施肥,是调节土壤供肥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土壤水分在土壤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土壤中所进行的许多物质转化过程,如土壤中矿物质养分的溶解和转化、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都离不开土壤水分,水分含量直接影响这一转化过程。土壤水分也影响土壤通气状况和土壤的热状况,也影响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芦荟的水分是芦荟植物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99%~99.5%。土壤中水分并非全部能被芦荟根系吸收利用,它取决于根毛吸力和土壤吸力之间的矛盾,还受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我国的土壤资源十分丰富,在不同的气候带中存在完全不同的地形,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土壤,而各种土壤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因而在引种栽培芦荟时,应根据各地区土壤特点,选择沙壤土或改善土壤,以满足芦荟生长所需的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在种植芦荟前要对当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状况和土壤酸碱度、盐度、氮磷钾含量、腐殖质含量以及对当地水源的水质(包括PH、EC值、钙与镁离子含量等项指标)进行调查测定,对物理结构较差的土壤,应加入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增加炉渣、草灰、松叶、麦稻壳、花生皮、麦秸秆等改良剂。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则多施动植物有机肥。 在栽培芦荟以前,必须进行土壤灭菌消毒,即定植前对土壤进行全面的灭菌、消毒,以杀灭土壤(或基质)中的虫卵、幼虫、致病毒乃至杂草。比较常用的土壤灭菌法有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物理灭菌法,一种是翻耕土地,在夏季高温曝晒或冬季冷冻,这种方法经济简单,但灭菌效果较差;另一种是将土壤或基质用塑料膜盖严,然后通入蒸汽,使内部温度升至80℃以上,保持1~2h但是这种方法易导致锰从土壤中释放出来达到有害量,还会使某些肥料成分分解,从而使土壤中可溶盐达到有害程度。化学灭菌法,是将药剂撒在土壤表面拌匀,然后蒙上塑料薄膜。7天后,打开覆盖的塑料膜,通风晾15天左右,方可种植。 整地,就是指开垦整地,应该在杂草结籽之前进行,力求把宿根杂草连根铲除,以免芦荟植后杂草丛生,影响芦荟苗的生长。也可以在开垦前使用广谱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农民乐等,进行喷洒除草,经10天后再平整园地。 芦荟种植地应进行全园开垦,开垦深度要达35cm以下,这是芦荟生长良好的关键措施,耕得深,杂草就少,保水保肥能力强,芦荟根系发达,叶片茂盛,质量好,产量高。如果耕层太浅,芦荟的肉质根就不易充分伸展,根系少而弱,也影响叶片的发育,产量低,质量差。 开垦后要进行起畦整地,坡地要沿高线起畦,以保持水土。等高线的确定可用水准仪测量,无仪器条件的可用土法测定等高点。方法是:用两根等长的木杆(竹竿),在顶端等长处系一条3~5m长的绳,将两根木杆连接起来,注意要系得牢固,避免操作中松动,连接绳的正中挂一块木板或铁皮做成的等腰三角板,底边重合在绳上,在三角板底边中点用线系上铅锤。测定时将一根木杆立于基点上,另一根木杆沿坡面上下移动,移动过程中将绳拉直,至三角板垂线对准三角板角尖时,移动木杆的直立点与基点可以确定为等高点,然后再以这点为基点依次测出相应的等高点,最后将等髙点连接起来,即为等髙线。由于地面原因,测出的等高线常常会出现不圆滑或过分弯曲的现象,需要适当以目测调整,使每条等高线呈有规律的弯曲。在等高线过密不足以种植两行的地方,可以局部去掉一行,过稀则可局部增加一行。 园地开垦好后即可进行整地起畦,畦高20~30cm,视降雨情况而确定畦的高低;雨水丰富畦高一些,反之则低一些;畦宽1~2m,平地做畦可超过2m,多行种植;坡地做畦可小于1m,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畦长要根据运输和田间作业方便、地形、地势来决定,如地势变化不大,坡势平缓,畦可以长一些。根据不同地理气候条件,芦荟可分别采用高畦平畦和浅沟畦。高畦的畦面高出地面,畦沟的沟底与地面平。一般平地常采用这种畦,以避免积水。平畦的畦面与地面平,畦沟低于地面。15°左右缓坡地一般采用这种畦,有一定的蓄水性,又不影响排水。浅沟畦的畦面低于地面,没有畦沟,在干旱而又水源相对短缺地区或保水、保肥力差的砂砾土的山地,可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但要注意建造排洪沟与浅沟畦相连,以防突发性暴雨造成积水。在高温干旱的季节,浅沟畦比平畦和高畦种植的土壤湿度大,地表温度较低,茎基部单叶重量显著高于生长于平畦和高畦处的,因而芦荟生长良好。 整地后要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每667m2(即1/15公顷,约1亩,下同)施优质堆肥1000kg、过磷酸钙50kg或骨粉100kg,基肥可以撒在畦面上然后耙匀,也可以放在种植穴中与土壤混匀,但种植时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