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长夏养脾,“归脾粥”可常做常食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4/7/1
一年四季当中,夏天是最热的,明晃晃的阳光,炙热的气息,让人生出不少烦躁。夏天过去了,但燥热的气息还在,除了热之外,加之经常阴雨绵绵,为此湿与热并存。这段时间就是中医里所说的“长夏”,也就是阳历的七八月份,阴历的六月份。因为这段时间湿热并存,保健养生的重点为呵护脾胃。 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长夏的主气是湿,湿邪最容易伤脾,这是因为脾属土,喜燥恶湿。若湿邪过于旺盛,不利于脾的健康,可引发湿邪困脾,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及其水湿,影响到气血的化生及其水湿之邪的向外输送。湿邪困脾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缺乏、口淡无味、胸闷呕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 湿热之邪困脾导致的水肿,指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某部位水肿,还包括体态臃肿、肥胖等。在中医看来,体态臃肿、肥胖也与水湿困脾有关系。对于肥胖患者来说,若想有一个好身材,关键也在于健脾除湿。 湿邪不但会侵犯脾,还会侵犯肌肤、胃肠等。诸如关节肿胀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的元凶往往就是湿邪。此外,湿邪入侵人体后还会引发一些疾病,或者是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诸如风湿病、糖尿病等。这是因为湿邪从来不会孤军作战,还会集合其他的邪气,如湿邪与体内的寒气联手,成为寒湿之邪;与热邪狼狈为奸,成为湿热之邪……当这些危及身体健康的诸邪集结起来时,不但会加重脾虚,还会严重危害其他脏腑健康,甚至导致一些不可逆转的疾病。 湿邪是长夏的主气,我们不可能彻底与之绝缘,不过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除湿。 一位广西的朋友告诉我,广西的环境很美,气候却比较潮湿,尤其是梅雨季节和长夏季节,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被褥是湿的,衣服是湿的,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似乎也被湿气包裹着。不仅湿,还燥热,身体里面集聚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别提多难受了。为了能有一个干爽的生活空间,预防湿邪损伤脾胃,她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有一些办法是比较有效的:可以在房间内放一些干燥的木炭(竹炭)或石灰,也可以多放一些废旧的海绵,这些物质均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如果天气晴朗,一定要将窗户打开,借助阳光的温热能量除湿;小家电也是除湿的好工具,诸如电风扇、电暖风或者是吹风机都可以经常开一下,有很好的除湿功效。 除了上述方法,在饮食上也应注意。自然界的湿源于阴雨,体内的湿气一部分是外界湿气入侵,一部分则是因为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正因为饮食不当可生湿,为此长夏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引起食欲缺乏、胸闷嗳气等症。饮食上可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如薏米、红小豆、冬瓜等。另外,所有带有“瓜”字的蔬菜,如冬瓜、西瓜、苦瓜等,都具有一定的利水除湿功能,可以在夏季有意识地挑选食用。当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长夏时节也不妨适当吃点儿辛辣食物以发汗除湿。下面我介绍一道长夏除湿药膳——归脾粥。
归脾粥
上述食疗方中黄芪、党参为两味强健脾胃中药。黄芪颜色为黄色,能补脾胃之气。中医认为黄芪补脾胃之气的功效比较强,为此有“补气圣药”的美称;党参是一味老百姓常用的家庭滋补药,功效为补气。因其味甘,黄色,黄色和甘味入脾,主补脾气。脾气充盈,则气血津液能顺利运行,津液不会瘀滞,就不用担心湿邪损伤脾胃,即使是长夏季节也能安稳、踏实。 和黄芪、党参一样,红枣也是补脾气的,补气的同时也能补血养肝。五行中肝克脾胃,如果肝的生理功能失调则会导致肝对脾胃的克 制太过损伤脾胃,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肝病患者会出现食欲缺乏、脾胃疼痛、易呕吐等症的原因所在。如果身体当中湿邪肆虐,再加上肝对脾的克制作用太过,对脾来讲无疑就是雪上加霜,必定严重危及身体健康,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用了红枣养肝脾。 中医认为扁豆和薏米有健脾除湿的功效,我也将这两味食材用到了上述药膳中。这样一来,一除一补,脾胃自然无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