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如果经常便溏就问问脾吧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22/6/8
便溏与腹泻不完全是一回事。便溏多半是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粪便比较稀薄。一般来说,排便次数可多可少,不固定;而且有大便排泄不畅或排不尽的感觉。也就是说,便溏与腹泻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交替出现。
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变发生于脾胃或大小肠,而基本病因在于脾功能失调。比如饮食不节而损伤脾胃,受到外邪侵扰而湿阻脾阳,肝气郁结而引起脾运化失常,脏腑亏虚以致摄纳失调等,均会引起便溏。所以,当你出现便溏症状时,先看看是不是脾出了问题。 一般情况下,便溏不会发展为严重的疾病,所以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有便溏持续不止,伴有剧烈呕吐或高热,偶有便血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若只是轻微的便溏不适,则可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日常调养,首先就得调理脾胃,使之恢复正常功能。
脾虚便溏典型症状: 3.面色萎黄、神情倦怠。 4.舌苔白,舌体淡薄。 调整饮食,改善脾虚便溏症状
脾胃虚弱引起的便溏完全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要确保均衡营养搭配,三餐规律,积极地调理脾胃,改善脾胃不适。 2.多吃些健脾益气、补虚祛湿之物,比如红枣、山药、白扁豆、芡实、莲子、薏米、红豆等,强化脾胃功能,改善脾虚型便溏不适。 3.忌食味厚滋腻之物,比如肥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以免阻碍脾气运化功能。 最棒食材:
薏米,又名薏苡仁、苡仁、土玉米等,在医学书上早就视薏米为“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之物。中医认为,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归入脾胃及肺经, 具有健脾化湿之功。正所谓“湿邪去则脾胃安”,也就是说,女性常吃薏米可以积极地改善脾虚引起的便溏、腹泻、食欲缺乏等不适。
学做食疗方: 配方:薏米、红豆各3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放入锅内,煮粥即可。
用法:佐餐温服,每日1次。 过了35岁,身体衰老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多坐一会儿或站一会儿,就腿肿或脚肿,腹部的脂肪也会越来越厚,便溏或腹泻不适随之也越来越严重。摇摆身体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健脾祛湿,壮阳补虚,从而消除身体的水肿,帮助脾功能的发挥,达到止泻目的,改善脾虚型便溏不适。 练习步骤: 1.仰卧,双腿屈膝,大腿紧贴胸部,双手十指交叉,紧紧地抱住双腿。 2.抬起头部,收紧腹部,前后摇摆身体。摇摆过程中,双手要始终紧紧地抱住双腿,保持自然均勾的呼吸。前后摇摆各5次即可。
3.摇摆结束时,坐起,双手尽量抱紧双腿,头向下低垂,保持自然呼吸。 练习小叮咛:
颈部不要放松。双手要抱紧双腿,整个身体都呈团紧状态。整个过程中要小心别让脊椎受到损伤 按摩天枢、阴陵泉、中脘穴,增强脾胃功能 便溏与脾虚不能及时排除水液有很大关系,因此,经常按摩一些健脾排湿的穴位,对改善便溏症状很有效,比如腿部的阴陵泉穴、足三里穴,有利于控制便溏次数,改善便溏症状;腹部的神阙穴、天枢穴、中脘穴等,可促进消化,减轻腹痛、腹胀症状,缓解便溏;常按脾腧穴、大肠腧穴,可促进体内水循环,帮助人体吸收更多的水分,有助于缓解和改善便溏不适。找穴位: 1.中脘穴: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 2.天枢穴:在腹部, 横平肚脐,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3.阴陵泉穴:在小腿 部,膝部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6.大肠腧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学按摩:
1.手握空拳,连续叩击足三里穴,逐渐增加力度,至局部皮肤略感灼热微热 即可。 3.拇指按揉腹部两侧的天枢穴,轻重交替进行,以可耐受力为度。 4.仰卧,用掌心或四指指腹按揉中脘穴,至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宜。 5.双手握拳,用食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分别按揉两侧脾腧穴,每次2~3分钟。 6.用中指按揉腰部两侧的大肠腧穴,以感觉酸胀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