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广陈皮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4/12/17
广陈皮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山大学药学院生药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林乐维,蒋林,潘华金,郑国栋,杨雪(中山大学药学院生药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局)。
第一章 总则
●1.1本规程依据广陈皮药材的生长特点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规定了广陈皮的产地自然条件,育苗,移栽定植与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釆收、加工和留种,质量标准及监制,包装、运输及贮藏等各环节的技术操作标准。 ●1.2本规程适用于广东省江门市广陈皮的产业化种植。 ●1.3引用标准。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2001年第326号令)。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 ●1.3.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002年)。 ●1.3.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年)。 ●1.3.8《无公害食品柑橘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1)。 ●1.3.9《中药志》(第三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1.4定义。 ●1.4.1(GAP)即英文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的缩写,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4.2(SOP)即英文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的缩写,指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第二章
产地自然条件
●2.1原植物的栽培生长条件广陈皮原植物新会柑(茶枝柑Citrus.reticulata“chachi”植株喜高温多湿环境,适宜生长区域范围在北纬22°05’~22°35’,东经112°46’~113°15’,即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银洲湖两岸冲积平原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滨海沉积平原区。年平均气温21~23.3℃,平均21.8℃;10℃以上年有效积温7450~8450℃,平均7729.7℃;历年极低温度大于0℃;植株喜阳光,年均日照时数介于1500?2080h,平均日照时数1731.6h;年均降水量1100~2420mm咱平均达1784.6mm。年均相对湿度74%~83%,平均达80%。年均无霜期达349天,地下水位深度0.7m以上,以利用潭江水灌溉的水稻田为主产区,坡度在20°以下,利用潭江水灌溉的山地和丘陵地次之。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赤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g/kg;土壤州在5.0~7.0,活土层厚度宜在60cm以上。 ●2.2环境质量。 ●2.2.1环境空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 ●2.2.2灌溉水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二级以上标准。 ●2.2.3土壤环境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标准。 ●2.3品种特性。 ●2.3.1药材来源根据《中药志》(第三册),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新会柑Citrus.reticulata“chachi”的干燥成熟果皮。 ●2.3.2原植物形态。树冠直立,枝细长,多直立密生,树冠呈不规则圆形。叶狭长椭圆形,长3~4cm宽1.2~2cm,先端凸尖,尖端微凹,叶缘波状;叶翼不明显。果实扁圆形,纵径4~6cm,横径5~6.5cm;果皮橙黄色,光滑度中等,较易剥离,油胞圆形较大;果顶平;中心柱略空虚,囊瓣12。种子20粒左右,楔形或卵形,子叶白色,胚绿色略黄。果肉质软,汁液多,味甜略酸。果熟期12月中旬。
第三章 育苗
●3.1苗圃准备。选择地势开阔、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除尽杂草,深翻耙细,施足底肥,每667m2施肥2500~5000kg,整地做畦,睡宽1.2m,畦面平整。 ●3.2嫁接繁殖。 ●3.2.1砧木的选择。多采用枳壳、红柠檬、江西红橘、年橘、软枝酸橘等作为砧木,亲和力强,生长迅速。砧木可用种子培育的实生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 ●3.2.2嫁接方法。主要有枝接法和芽接法。枝接法是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而接穗尚未萌动时进行。将砧木在离地面10~30cm处锯断,再从砧木断面中央向下垂直纵切5~6cm深切口。选择无病虫害、健壮、质量好的新会柑嫩枝作接穗,并将接穗剪成10~15cm长,并有2~3个芽,在接穗基部两侧各削1刀,呈“V”字形,其长度与劈口相等。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双方形成层、韧皮部互相衔接,然后以薄膜包扎。芽接法在9~10月进行,于砧木离地面5cm处开1.5cm2的方洞,去表皮直至木质部,从新会柑树叶腋处切取1.5cm2左右的方块芽作接穗。将削好的芽片嵌入砧木切口内,两者的韧皮部紧接,接后用塑料薄膜带自下向上捆扎,并露出芽头。待接口愈合后,去掉薄膜。当芽生长正常后,剪除接口以上的砧木。
第四章 移栽定植
●4.1整地。新建园的土壤前茬作物不能是柑橘。水田要深沟高畦,保持畦面与沟水平面经常位差60cm以上,起畦宽6.5~7.5m,筑墩种植。山地宜按种植株行距要求,开挖长、宽各1m,深60~80cm的种植穴,或开挖宽80cm、深60cm的壕沟,回填活土或有机质肥后,起低畦、低墩种植。 ●4.2栽植季节。春植(立春至立夏)或秋植(白露至寒露)。受咸潮影响的围垦地区、春旱年份宜在5~6月雨季来临前栽植。 ●4.3栽植密度。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系、砧穗组合和环境条件等而定。每667m2栽植的植株数以60~80株,株距2.5~3.0m,行距3.3~3.7m为宜。1hm2栽植株数不超过1200株。 ●4.4栽植方法。种植时,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嫁接口露出地面5~10cm为宜。
第五章 田间管理
●5.1合理间种。种植的间作物或草类应是与柑橘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秆,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收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 ●5.2扩穴、覆盖与培土。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老熟后进行,从定植穴外缘开始。幼龄树每年向外扩展0.4~0.5m。回填时混以绿肥、秸秆或腐熟的有机质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高温或干旱季节,建议树盘内用秸秆等覆盖,厚度10~15cm,覆盖物应与根茎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培土在秋冬旱季中耕松土后进行。可培入塘泥、河泥、沙土或柑橘园附近的肥沃土壤,厚度8~10cm。 ●5.3中耕除草。可在夏、秋季和釆果后进行,每年中耕1~2次,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8~15cm,坡地宜深些,平地宜浅些。雨天不宜中耕。 ●5.4灌排水。 ●5.4.1灌溉。柑树在春梢萌动期、开花期及生理落果期(2~5月)和果实膨大期(6~10月)兑水分敏感,若此期长时间无雨,傍晚出现叶片萎蔫时应及时灌溉。在果实成熟期和采收期(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此时若发生干旱应及时适量淋水。 ●5.4.2排水。疏通排灌系统。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应及时排水,多雨的年份果实釆收前还可通过地膜覆盖园区土壌,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果实品质。 ●5.5施肥。 ●5.5.1土壤施肥。可釆用埋施、淋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埋施: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20~40cm,宜轮换位置施肥。土面撒施:在空气和地面湿度适合时,可以造粒缓释肥为主进行撒施。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柑园,可进行灌溉施肥。 ●5.5.2叶面追肥。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追肥,以补充树体对营养的需求。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果实采收前20天内停止叶面追肥。 ●5.5.3幼树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生期施肥实行一梢二肥,顶芽自剪至新梢转绿前增加根外追肥。有冻害的地区,8月以后应停止施用速效氮肥。1~3年生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400g,氮、磷、钾比例以1:(0.25~0.30):0.5为宜。施肥量应由少到多逐年增加。 ●5.5.4结果树施肥一般以产果100kg施纯氮0.8~1.0kg,氮、磷、钾比例以1:(0.3~0.4):(0.8~1.0)为宜。根据土壤肥力或叶片营养分析,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新会柑周年施肥可分为: 基础肥(农历正月、五月和九月):分别埋施足量有机质肥,占有机质肥年用量的75%。 花前肥(1月上旬至3月上旬):以氮为主,结合施用微量元素和适量磷。氮施用量约占全年的30%。 花后肥(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氮钾平衡,结合施用微量元素。因树况适量以施氮钾肥,施氮量占全年的15%,补充树体因开花大量消耗的矿物营养。 保果肥(4月上旬至6月上旬):低氮高钾,氮的用量占全年的5%。 壮果肥(6日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氮、钾为主,氮施用量约占全年的15%。 秋梢肥(8月中旬至9月中旬)以腐熟有机质肥和氮肥为主,氮肥的用量约占全年的風并配合施用适量磷钾肥。 采补肥(9月下旬至12月下旬):是结合采摘的补肥的措施,及时进行采前、采后养分补给,迅速恢复树势。施淋2~3次腐熟麸水,占有机质肥年用量的25%。以氮、钾速效肥为主,氮施用量约占全年的15%。 ●5.6整形修剪。 ●5.6.1调整树形新会柑的特点是枝条多、软,适宜的树形为自然开心形。主干定高20~40cm,主枝(3~4个)在主干上的分布均匀合理。主枝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3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叶果比不少于60:1。 ●5.6.2修剪。以发挥树冠最大光合效能、利于优质、高产、稳产为原则。 ●5.6.2.1幼树期1~2年生树每年放4次梢(春梢、小满梢、小署梢和白露梢);3年生树(初投产)放3次梢(春梢、小暑至大暑梢、白露前后梢)。 幼年未结果树,生长旺盛,易滋生徒长枝。修整以短截、拉形等措施为主。首先选定主干、主枝和副主枝。对过强枝条进行适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势,保持树冠平衡,培养丰产树形。 避免过多的疏剪和重短截。除可对过密枝群、徒长枝作适当删除外,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梢一般均应保留。对过于直立的枝条应进行拉形。 ●5.6.2.2结果期4年生以上结果树年放2~3次梢,分别是春梢(立春至雨水)、选择早夏捎(小满、芒种和夏至),或夏梢(小暑〗,或晚夏梢(大暑)、选择早秋梢(立秋),或秋梢(处暑),或晚秋梢(秋分)。 3~5年树龄,处于产量递增期的树,长势较旺盛,需进行控夏保果(一般抹至夏至前),促进晚夏梢或秋梢的生长。对树势中等、果量适当的树,也可按3:1果梢比保留夏梢。 对无花无果、过多过旺的营养枝应及时疏除或短截。短截或剪除结果后枝组,抽生较多夏梢营养枝的,可釆用短截长势较强的,疏去长势衰弱的,保留长势中等的处理方式,及时回缩或剪除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稠密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出“天窗”,将光线引入内膛。花量较大时适量疏花或疏果。对无叶枝组,进行重疏剪。 ●5.6.2.3老龄树。6年以上树龄,年放梢1~2次(春梢和自由梢),一般不需进行控夏。及时回缩或剪除结果枝组、无花果枝组,疏除内膛荫蔽枝、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稠密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出“天窗”,将光线引入内膛。 已封行或开始衰退的田园应进行间伐、重缩和开窗等措施。残弱树应减少花量,甚至舍弃全部产量以恢复树势。 极衰弱植株在萌芽前对侧枝或主枝进行回缩处理。经重缩更新后促发的夏、秋梢应进行短强、留中、去弱的处理。 ●5.7控花保果。 ●5.7.1控花。通过冬季疏剪、回缩以及花前复剪,进行控花。强枝适当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有叶单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5.7.2保果。应根据树势和挂果量决定环割时期和次数,一般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15天,次数不多于3次。对于树势旺盛,花量中等偏少的树,谢花后在主枝基部环割一圏(不要剥皮),以抑制夏梢,减少落果。老弱树应在开花前增施速效氮肥。开花前和谢花后每7~10天喷施1次营养液。盛花期每2~3天摇动主枝1次,以摇落花瓣,利于小果见光。 ●5.7.3疏果。在生理落果后进行,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适宜叶果比为(50~60):1。 ●5.7.4果实套袋。建议果实套袋,套袋适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生理落果结束后)。套袋前应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对柑橘园全面喷药1~2次。纸袋应选用抗风吹雨淋、透气性好的柑橘专用纸袋,以单层袋为宜。果实采收前15天左右摘袋。 ●5.8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按NY/T5015-2001中3.6项下的规定执行。 ●5.8.1使用原则。允许有限度使用能改善树体生长状况、提高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5.8.2细胞分裂素类的使用。仅限于使用苄基嘌呤(BA)和激动素。使用范围限于:促进萌芽和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幼果脱落,提高坐果率。 ●5.8.3赤霉素类的使用。可使用所有赤霉素制剂,如赤霉素-3(赤霉酸,GA3,九二○、赤霉素-4(GA4)和赤霉素-7(GA7)等。 ●5.8.4乙烯及其释放或诱导剂的使用对于果实的催熟仅限于使用乙烯剂(1-氯乙基膦酸),但采果前7天禁止使用,采下的果实禁止使用。釆下果实的催熟仅限于使用气体乙烯。 ●5.8.5生长抑制剂的使用。生产上仅限于使用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使用范围限于:叶面喷布防止果皮粗厚、控制新梢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安全间隔期应在30天以上。其他生长抑制剂禁止使用。
第六章 主要病虫害防治
●6.1植物检疫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从疫区传入保护区,保护区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实和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6.2农业防治。 ●6.2.1种植防护林。修筑必要的道路、排灌系统、附属建筑物和生态配套工程等设施、营造防护林。防护林须选择速生的并与柑橘没有共生性病虫害的树种。平地及缓坡地,栽植行为南北向。宜釆用长方形栽植。山地、丘陵地,行向与梯地走向相同。宜釆用等高栽植。梯地水平走向应有3%。~5%。的比降。实施翻土、修剪、清洁果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6.2.2选用抗病品、株系或砧木根据新会柑生态区划指标,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推荐选择优良品种“大种油身”。应选择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的株系。适宜砧木有:枳壳、红柠檬、江西红橘、年橘、软枝酸橘等。宜栽植脱毒苗木。 ●6.3物理防治。 ●6.3.1应用灯光防治害虫。可用黑光灯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 ●6.3.2应用趋化性防治害虫。大实蝇、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性,可利用其特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进行诱杀。 ●6.3.3应用色彩防治害虫。可用黄板诱集蚜虫。 ●6.4生物防治。结合防风在果园营造生态林网,实行果园有选择和有条件的“有限生草栽培法”营造果园生态环境。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放养捕食螨防治害螨;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瓢虫等来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娥等。应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使用NY/T5015-2001附录C中的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浏阳霉素、华光霉素、苦参、机油乳剂、苏云金杆菌、烟碱、鱼藤酮、多氧霉素、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防治害虫。利用性诱、光诱、食诱和色诱进行诱捕:在田间放置性引诱剂,如丁香油、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等少量农药,杀死蛀果虫雄虫,减少与雌虫的交配机会。 ●6.5化学防治。按NY/T5015-2001中3.7.5执行。 ●6.5.1农药各类选择及使用。 ●6.5.1.1禁止使用高毒、高残毒或有三致作用的药剂(见NY/T5015-2001附录A)。 ●6.5.1.2限制使用中等毒性以上的药剂(见NY/T5015-2001附录B)。
●6.5.1.3允许使用低毒及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见NY/T5015-2001附录C)。 ●6.5.2农药使用准则。 ●6.5.2.1不得使用。NY/T5015-2001附录A列出的农药种类和未登记的农药。 ●6.5.2.2限制使用的农药(NY/T75015-2001附录B),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1次。 ●6.5.2.3允许使用的农药(NY/T5015-2001附录C),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 ●6.5.2.4NY/T5015-2001附录B和附录C中列出的限制使用和允许使用的农药必须按要求控制施用量。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应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第七章 采收、加工和留种
●7.1釆收。12月为果实采收期,一般次年1月前采摘完毕。果实采前10~15天,果园不准进行漫灌。极其干旱情况下建议进行适量的淋水,宜在晴天、雾水干后釆收,雨天、雾天不适采收。做到先熟先釆、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时一果两剪,首剪在果蒂适当部位剪下,留叶的第2剪在靠果柄两片叶处剪掉,不留叶的第2剪沿果蒂平齐剪掉。 ●7.2加工。 ●7.2.1开皮。用“正三刀法”或“对称二刀法”。正三刀法:果蒂朝下,从果顶向果蒂纵划3刀,留果蒂部相连,正3瓣剥开。对称2刀法:果蒂朝上,从果肩两边对称反向弧划2刀,留果顶部相连,3瓣剥开。 ●7.2.2翻皮。选择晴朗天气,将巳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 ●7.2.3干皮。 ●7.2.3.1晒干法。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自然晾晒干。 ●7.2.3.2烘干法将翻好的果皮置于干皮专用容器,在低温烘房内(最高温度不超过45℃)烘干。 ●7.2.4陈化。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在地势较高、自然通风、干燥的地方,离地、离墙、离顶存放;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3年以上。 ●7.3留种。以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果脐显著的植株作采种母树。以母树上釆下成熟果实,去掉果皮,取出种子,用清水洗净,晒干水汽。选择成熟种子与湿沙1:2混合贮藏。
第八章 质量标准及监测
●8.1性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对陈皮性状的描述。 ●8.2鉴别。 ●8.2.1显微鉴别。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陈皮项下的规定。 ●8.2.2理化鉴别。与橙皮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8.3水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水分测定法,干燥品水分不得过13%。 ●8.4总灰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灰分测定法,建议不得过5%。 ●8.5酸不溶性灰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灰分测定法,建议不得过0.1%。
●8.6重金属残留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重金属测定法,限量不超过20.0mg/kg,镉不超过0.11mg/kg,铜不超过5mg/kg,铅不超过0.5mg/kg,汞不超过0.1mg/kg,砷不超过0.5mg/kg,均不得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限量。 ●8.7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检查法测定,六六六不超过0.01mg/kg,滴滴涕不超过0.01mg/kg,五氯硝基苯不超过0.01mg/kg,艾氏剂不超过0.01mg/kg,均不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限量。 ●8.8含量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橙皮苷(C28H34O15)含量不得少于3.5%。
第九章 包装、运输及贮藏
●9.1包装。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以保证药材在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包装上应注明品名、重量、规格、产地、批号、日期、编号、注意事项等。 ●9.2运输。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防污染、防损坏。严禁与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 ●9.3贮藏。选择通风、干燥、清洁、阴凉、无异味、无污染的地方作为专用仓库,彻底灭虫,防止霉变和虫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