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阳春砂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5/2/14
阳春砂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前言
本规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砂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组提出,并归口科技部。 本规程起草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阳春市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军民、张丹雁、徐鸿华〈广州中医药大学)、严小寒(阳春市科学技术局)。 本规程委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砂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一章 总则
1.1为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依据砂仁药材的生长特点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SOP)。 1.2本标准操作规程内容包括总则,产地自然条件,物种或品种类型,培育苗木,栽植与田间管理,留种技术,釆收与产地加工,质量标准,包装、运输及贮藏,人员和设备,文件管理等,是砂仁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1.3砂仁药材生产应运用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最大持续量”原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本规程适用于阳春砂主产区广东、云南等的种植地。1.5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被本标准引用的条款则为本标准的条款 1.5.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1.5.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5.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1.5.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1.5.6科技部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 1.5.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1.6定义。 1.6.1(GAP)即英文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的缩写,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6.2(SOP)即英文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的缩写,指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1.6.3最大持续量。指不危害生态环境,可持续生产(釆收)的最大产量。 1.6.4生物肥料。指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作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肥料。 1.6.5生物源农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农药。 1.6.6质量标准。是对药材的质量规定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第二章 产地自然条件
2.1适宜栽培区。东经111°16’27”~112°09’22”,北纬21°50’36”~22°41’01”。年平均气温21~25℃,最冷月平均气温10~14℃,>10℃年积温6500~8000℃,年降水量1500~2000mm。 2.2生态条件。 2.2.1温度。生长适宜温度22~28℃,能忍受0℃的短暂低温,但较长时间的0℃会有严重霜冻,直立茎受冻死亡。2.2.2光照。半阴生植物,忌阳光直射,1~2年生苗要求荫蔽度70%~80%,3年后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荫蔽度以50%~607%为宜。 2.2.3水分。喜湿润,怕干旱,孕蕾期至开花结实期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 2.2.4土壤。底土为黄泥土,表土层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并夹有小石砾的森林土壤为宜。 2.3环境质量。 2.3.1环境空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 2.3.2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二级以上标准。 2.3.3土壤环境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标准。 第三章 物种或品种类型
3.1本规程所适用的阳春砂为姜科多年生植物(Amomum.villosum.Lour)。 3.2在栽培的大田中发现有长果阳春砂、圆果阳春砂两个栽培类型。现大田中巳推广这两个栽培品种。
第四章 培育苗木
釆用有性繁殖一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法一分株育苗及分株苗直接移栽。 4.1建立苗圃。 4.1.1园地选择选择背北向南,通风透光,排灌方便、荫蔽条件良好的山坑两旁新垦地,土壤疏松、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为好。 4.1.2整地。播种前1个月开垦,把林地全面深翻30cm左右,除尽树根杂草、石块,于播种前耕翻,每667m2施土杂肥1250~1500kg作底肥。整平耙细做床,宽1m,高15~20cm,长度视地形而定。苗床要求平坦、疏松,中间略呈龟背形。4.2种子繁殖。 4.2.1选种。选择果粒大、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作釆种母株。当果实由鲜红色转为紫红色,种子由白色变为褐色或黑色,有浓烈辛辣味时釆收。 4.2.2种子处理。将选取的鲜果置于较柔和的阳光下,连晒2天,每天晒2~3h,然后剥取果皮,用细沙擦薄种皮至有明显的砂仁香气为止,浸在清水中漂去杂质,取出种子,稍晾干后播种。 4.2.3播种期。随采随播。最好于当年8月底或9月初播种。4.2.4播种方法。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3~17cm开沟,沟内按株距5~7cm点播,深1~1.5cm,播后均匀地、薄薄地撒上一层细碎火烧土或覆盖一薄层腐熟的干粪,并以树叶遮阴。每667m2播种湿籽2.5~3kg,相当于鲜果4~5kg。4.2.5播种苗管理。 4.2.5.1遮阴。开始出苗时在阴棚架上加覆盖物,荫蔽度以80%~90%为好。待幼苗长出7~8片叶时,荫蔽度控制在70%左右。 4.2.5.2间苗。在苗高3~5cm时间苗,去弱留强,使株间相隔5cm。 4.2.5.3施肥。分别在幼苗长有2片、5片和8?10片叶时各施稀薄水肥1次,以腐熟的人粪尿为主,开始宜稀,后逐渐增大浓度。以后每半个月或1个月追肥1次。4.2.5.4淋水。根据天气情况淋水,保持土壤湿润。4.2.5.5防寒。冬季和早春增施腐熟的牛粪、火烧土和草木灰等。寒潮来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当风处搭设挡风棚。4.3分株苗繁殖。 4.3.1母株选择。选择历年丰产、生长健壮、分生能力强、无病虫害、穗大果多的母株。 4.3.2分株剪取。从中挑选株高0.6m,叶5~10片,具1~1条新萌发的带有鲜红色嫩芽的匍匐茎的苗,茎秆粗壮,作为繁殖材料。分株苗需剪去1/2~1/3的叶片。
第五章 栽植与田间管理
5.1栽植。
5.1.1选地选择一面开阔、三面环山的坡地,坡度15°~30°坡向朝南或东南,邻近有昆虫授粉,空气湿度较大,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并长有阔叶杂木林(如鸭脚木)和有作荫蔽的山坑、山窝地。 5.1.2整地。移栽前1个月,清除地内杂草和矮小灌木,砍去过多的荫蔽树,稀疏地补种。山区根据地形地势全垦开成梯田;丘陵地耕翻做畦,畦宽2m左右,每隔一定的距离开排灌沟。 5.1.3栽种季节。春季3~5月,秋季8~10月阴雨天进行。 5.1.4种植密度。70cm×60cm,或70cm×40cm,667m21800~000株。 5.1.5栽种方法。将种苗的匍匐茎向下或水平放置,使新生匍旬茎顶端露出土面,用松土覆盖。老根茎覆土6~9cm厚,基部压实,穴面略低于地面。植后淋定根水并用落叶覆盖穴面。需长途运输的种苗,应放于阴湿处,经常淋水以免凋萎。分株苗栽种前要挖穴,规格为40cm×40cm×30cm,每穴1丛。 5.2田间管理。 5.2.1除草。定植后1~2年,每年除草2~3次。第3年后每年除草1~2次,分别在开花前和收果后进行。不能用锄头除草,只能用手拔。 5.2.2培土。摘果后用含有机质的表土、火烧土均匀地撒在种植地上,厚度以盖没裸露的根状茎为度。 5.2.3调整荫蔽度。种植后1~2年荫蔽度为70%~80%;进入开花结实年龄,荫蔽度以50%~60%为宜,但保水力差或缺水源的地段仍应保持70%左右的荫蔽度。 5.2.4清园、防旱排涝。11~12月割除老株后,立即将园内杂草铲除干净,并清出园外。园地周围2~3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也应铲净。新种植株要经常灌水或淋水,遇干旱必须及时淋水。 5.2.5补苗与割苗。定植后,发现缺苗及时补种。收果后要进行适当修剪,除割去枯、弱、病残苗外,在苗过密的地方,还应割除部分“春笋”,每平方米保留40~50株,即一般山区每667m2留苗2.5万株以下,丘陵地区3万株以下,而且分布均匀。 5.2.6衰退苗群更新。收果后将老、弱、病、枯苗全部割除,清除枯死的匍匐茎,锄松空地,重施有机肥,然后进行补种,到4~5月幼笋大量萌发时,及时追施人粪尿。 5.2.7人工辅助授粉。 5.2.7.1授粉时间。8:00~10:00。阴天授粉时间相应推迟。 5.2.7.2授粉方法。 5.2.7.2.1推拉法。正向推拉,即花的唇瓣正对授粉人,以大拇指与食指夹住雄蕊与唇瓣,拇指将雄蕊向下轻拉,拇指不要松开,再将雄蕊向上推,使黏附在唇瓣上的花粉擦在柱头上;反向推拉,即花的唇瓣背向授粉人,操作时仍以拇指和食指夹住雄蕊和唇瓣,拇指将雄蕊向下轻推,然后再将雄蕊往上拉。操作时用力要适度,太轻授粉效果差,太重则伤害花朵。 5.2.7.2.2抹粉法。先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花冠下部,右手的食指(或用小竹片)挑起雄蕊,并将花粉抹在柱头上。 5.2.8保护和引诱传粉昆虫。加强林地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护和加速彩带蜂的繁殖。 5.2.9.1搞好栽培管理。培育壮苗。 5.2.9.2喷施植物激素。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幼果大量形成时,采用喷雾式喷雾器或机动喷雾器喷施5×10-6(1×10-6=1ppm)的2,4-0液,以叶片或果不滴水为好。 5.2.9.3根外追肥。幼果大量形成时,在下午或阴天施3%过 磷酸钙、0.1%硫铵浸出液。 5.2.10施基肥。 5.2.10.1时间2月。 5.2.10.2种类。施绿肥、厩肥、饼肥以及杂草、灌木、各种作物茎秆经腐熟的家用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厩肥2000~25001kg、钙镁磷50~70kg(先与厩肥堆沤)、草皮灰2500kg或草木灰1000kg、尿素10kg,用时混合均匀,分2次施下。 5.2.10.3方法。沿田地外围撒施。 5.2.11追肥。 5.2.11.1攻苗肥。8月下旬采果后施有机肥2500kg,豆麸50kg,过磷酸钙20~25kg。 5.2.11.2壮花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以磷钾肥为主,适施氮肥。每667m2施生物肥150kg,或尿素10kg、复合肥20~30kg、过磷酸钙40~50kg,分2次施下。5.2.11.3促花肥。4月下旬,用0.3%磷酸二氢钾和0.01%硼酸混合液喷施叶面、花苞,每667m2用量100kg。
第六章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坚持贯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环保方针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釆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阳春砂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 6.1农业防治。 6.1.1土壤消毒。结合整地做畦,每667m2撒石灰100kg进行土壤消毒。 6.1.2清洁田园。清除杂草、病株集中烧毁,收果后割除枯老苗,并注意保持适宜的荫蔽度。 6.1.3培育壮株。增施火烧土、草木灰、石灰等,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抵抗病虫害能力。 6.2药物防治。 6.2.1生物农药防治。大连产好谱牌高效生物免疫杀菌剂每次50ml,稀释倍数为800~1500,连续喷洒3次,间隔期为7天;2.5%鱼藤精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连续喷洒2~3次,间隔期7~10天,对防治果疫病效果明显。6.2.2化学农药防治。 6.2.2.1苗疫病。3~4月发病。发病初期喷洒1: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喷2~3次。 6.2.2.2叶斑病。终年发病。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每隔10天喷1次。 6.2.2.3果疫病。在5月、6月、7月或8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连续喷2~3次,间隔期为10天。 6.2.2.4黄潜蝇。3~4月成虫产卵时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6.2.2.5老鼠。4~8月特别是结果期将鼠铗、鼠笼于傍晚设置于砂仁地里进行人工捕杀。或用炒香的谷、糠或杂粮、炼熟的植物油及磷化锌以100:3:4拌匀,制成毒饵进行诱
第七章
采收与产地加工
7.1采收。 7.1.1釆收季节当果实由鲜红色变为紫红色,果肉呈荔枝肉状,种子由白色变为褐色或黑色而坚硬,有浓烈辛辣味时釆收。 7.1.2釆收方法釆收时,山区自下而上进行,平原则分畦采摘。用小刀或剪刀将果序剪下,收果后再剪去过长的果序柄,不宜用手摘,以防伤害匍匐茎的表皮,影响次年开花结果,同时应尽量避免践踏根茎。 7.1.3鲜果分级。 一级鲜果果大,成熟均匀,果皮红褐色;果穗呈球状,柄短;种子黑褐色,味辛辣;无空壳、杂质。 二级鲜果果大小中等,成熟度比一级稍差,抽检果实的未成熟白色种子占20%~50%,辛辣味较淡。 7.2产地加工。 7.2.1焙干法。 7.2.1.1焙干设施新式焙炉由干燥室和火炉构成。焙筛用竹或铁丝编织,长1.2m,宽0.8m,筛深左右,筛眼直径约旧式焙炉炉灶高1m,宽1m,长3m,开炉口3个,炉口高宽50cm。炉上面开敞,间有数条竹(木)横架。 7.2.1.2新式焙炉法烘焙时间24h。初始温度控制在90℃,待果实近六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70℃以下,不需翻动。果实含水量13%以下为宜。 7.2.1.3旧法工序。 7.2.1.3.1杀青焙筛盛鲜果厚约10cm,摊平,置于炉上,盖上湿麻袋,炉上加湿谷壳发烟烘熏24h。 7.2.1.3.2压实。将经烟熏、果皮收缩变软的果实装入竹箩或麻袋,轻轻加压一夜。 7.2.1.3.3复火。将压实的果实放置筛上摊平,重放炉上用炭火(只生烟不生明火)烘焙,经常翻动。当焙至果皮软(五六成干)时,趁热喷1次水。 7.2.2晒干法。 7.2.2.1主要设施木桶,底宽顶窄,高1m,底部直径50~60cm,用铁丝网做底,每桶可装砂仁50kg。 7.2.2.2工序。 7.2.2.2.1杀青。将桶置于烟灶上,后装入果,用湿麻袋盖密桶口,升火烟熏,至果皮布满小水珠时取出。 7.2.2.2.2晒干。摊放在竹筛或晒场上晒干。
第八章 留种技术
8.1母株选择。选择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结实多的植株地块作留种地块,对留种母株加强田间管理。8.2选种。采果时从留种地块中挑选穗大、果粒多,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作种。 8.3种子处理。将选取的鲜果置于较柔和的阳光下晾晒2~3天,每天晒2~3h,然后剥弃果皮,加等量的细沙擦薄种皮至有明显的砂仁香气为止,并浸在清水中漂去杂质,取出种子,稍晾干后即可作播种用。若要翌年春播种,可将处理好的种子藏于湿沙中或阴干贮藏,至翌年惊蛰至清明节播种。 8.4注意事项。需要贮藏的果实不能曝晒或烘熏。
第九章 质量标准
9.1药材质量标准。 9.1.1干燥品水分≤13.0%。 9.1.2总灰分≤10.0%。9.1.3酸不溶性灰分≤6.0%。
9.1.4有效成分含量限量指标以干燥品计算,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7。(mg/L);含醋酸龙脑酯(C12H20O2)不得少于15.0mg/g。 9.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9.2.1六六六≤0.1mg/kg; 9.2.2滴滴涕≤0.1mg/kg; 9.2.3五氯硝基苯≤0.1mg/kg; 9.2.4艾氏剂≤0.02mg/kg; 9.3重金属限量指标。 9.3.1重金属总量≤20.0mg/kg;; 9.3.2铅≤5.0mg/kg; 9.3.3镉≤0.3mg/kg; 9.3.4铜≤20.0mg/kg; 9.3.5砷≤2.0mg/kg; 9.3.6汞≤0.2mg/kg;。 9.4黄曲霉毒素限量指标,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5.0μg/kg。
第十章 包装、运输及贮藏
10.1包装。 10.1.1选用不易破损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包装材料密闭包装,以保证药材在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10.1.2发送中药材必须有包装标签,注明药材品名、产地、釆收日期、注意事项,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内容如下: 药材名称: 产地: 采收日期: 采收单位: 调出日期: 调出单位: 调出数量:包 包装重量:kg/包 注意事项: 附:药材质量检验单 10.2运输。 10.2.1运输工具应有通风设备。 10.2.2运输途中应防止日晒、雨淋、潮湿、损坏、污染。 10.3贮藏。 10.3.1采用完全密闭的方法贮藏,置于通风、干燥、无污染的专用仓库中,并采用控温30℃以下、控湿70%~75%技术,防止霉变。 10.3.2彻底灭菌,消灭虫源,防止发生虫蛀及老鼠等。
第十一章 人员和设备
11.1人员。 11.1.1负责全面工作的人员,要求富有经验而有能力履行赋予的职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 11.1.2生产人员,要求具有从事中药或农业生产或通过培训,能掌握药材栽培管理技术的人员。 11.2生产基地设备,根据药材生产的需要配齐所有的设备。
第十二章 文件管理
12.1文件。指一切涉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的书面材料和实施中的资料。 12.1.1药材品种、育苗与移栽(时间、地点、面积)、田间管理(肥料、农药种类、数量、时间等)。12.1.2土壤及水分资料。 12.1.3各种合同协议书、生产计划、实施方案、技术操作规程。 12.1.4物候变化(小气象记录资料)。 12.1.5产量、质量。 12.1.6工作、技术总结等。 12.2管理。将上述文件资料全部归入档案收载。 12.2.1记录员要由具有一定文化而且责任心强的人员做专门记录。 12.2.2档案保管员要掌握档案分类和保管的基本知识。 12.2.3记录员、档案保管员要求由相对固定的专人负责。 附则。本试行规程(SOP)制定时间为2002年7月。本规程起草单位将根据有关进展与执行中的反馈情况对本规程内容进行修订,并不定期发布新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