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中医诊疗 尿道瘘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6/7/7
尿道瘘是指因外力或手术等损伤,使尿道造成瘘管与外界相通。以有尿液自瘘管外口溢出为主要表现的瘘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尿道瘘及输尿管瘘。 【诊断】 (1) 本病多有难产,外伤或结核等病史,女性多见。 (2) 临床表现为漏尿,由于尿液刺激,外阴,大腿内侧甚至肛门,臀部皮肤发红,增厚,有丘疹或浅表溃疡,外阴有瘙痒和灼痛。 (3) 因漏尿而精神抑郁,失眠,性生活障碍。部分女性病人可有长期闭经,月经减少。 (4) 妇科阴道窥镜检查,亚甲蓝试验,靛胭脂试验,膀胱镜检查及静脉尿道造影等均有助于确诊。 【鉴别诊断】 (1) 劳淋:以经常腰痛,小便频急,淋漓隐痛等为主要表现,无阴道及皮肤漏尿。 (2) 小便不禁:小便仍经尿道排出,只是不能自控,并非其他损伤处漏尿。 【辨证要点】 本病多因阴部外力所伤或难产,手术,痨虫侵袭等,损伤肾系使尿液从损伤之处溢出,久之形成瘘管而与外界相通。临床以尿液自瘘管外口溢出为辨证要点。 【辨证治疗】 1.脾肾亏虚型 症状:皮肤瘘口或阴道漏尿,腰酸乏力,食欲不振,面色淡白。气短懒言,少腹坠胀,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固脬。 方药:补脬汤加味。 处方:黄色生丝绢一块,白牡丹根15克,白芨10克,饴糖15克,人参6克(另炖),黄芪15克,五味子9克,干姜4克,附片6克。 2.肝经湿热型 症状:瘘口红肿疼痛,尿液混浊,口苦口干,大便干结,或外阴皮肤灼热,瘙痒,有丘疹或溃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肝经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2克,柴胡10克,薏苡仁30克,泽泻12克,木通6克,生地12克,炙甘草6克。 3.膀胱湿热型 症状:尿液混浊,腰腹胀痛,口渴不能饮,大便秘结或身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加减。 处方:木通6克,篇蓄15克,苡仁30克,瞿麦15克,滑石30克,甘草梢6克,生大黄6克,山栀子10克。 加减:口渴失眠者加麦冬,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 4.下焦淤滞型 症状:腹部或小腹部胀痛与刺痛,拒按,尿色暗红或夹血丝,瘘口肉芽突出,或损伤部位有青紫瘀斑,舌质暗或有斑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行滞。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熟地黄10克,芍药15克。 加减:发热口干者,加黄柏,黄连,银花。小腹刺痛或胀痛者加玄胡,三七,青木香,乌药。 其他治疗:单方、验方。 (1) 白花蛇舌草,银花,石革,蒲公英各30克,水煎代茶饮。 (2) 鲜车前草50~100克,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