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路东四巷16号四楼
电话:020-87301042
传真:020-87303289
Email:gdzyxh@zkgroup.info
存在和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4/10/11
●1.中药材种质的收集鉴定及优良品种的选育。目前大多数人工种植药材无良种,一些药材存在种源不纯现象,品种选育工作难以适应大面积规范化生产的需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中种植,一些病虫害有大发生的可能,抗病虫品种选育尤为重要,但这方面的工作基本未开展。 多数药用植物栽培历史不长,保留着很多野生性状。目前栽培的药用植物往往是混合的群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种。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个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遗传性和生物学特性上药用价值(经济性状)上、形态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区域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抗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的某种需要。人们有目的地培育的某个品种具補足人类特定需要的特性,这样的品种称为优良品种。 药用植物优良品种应具备额: (1)报仇药效成分种类和平衡,提高药效成分含量; (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解决生产中的特殊要求; (4)具補强的抗性,保证其高产和稳产; (5)具有生物安全性; (6)满足人类对特定疾病的治疗要求。 要保证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稳定,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种质。实际上,许多药材经过长期种植在形态、产量、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发生了变异,形成了不同的种质。目前多是对存在的农家品种、栽培类型进行了初步调查,但对种质的收集评价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优良种质,这对稳定中药材质量是非常不利的。 ●2.缺乏共性和特性质量评价标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目的是稳定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产量的问题容易解决,但是,质量问题难以确定和衡量。在药材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栽培技术措施的好与坏都应以产量和质量来衡量和确定,但实际上做不到。关键问题是: ①有效成分不能确定; ②难以买到中药化学对照品; ③评价质量方法学问题缺乏探讨; ④无共用技术平台。 ●3.病虫害防治研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对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缺乏研究,防治工作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品种仍然在使用高毒或高残留农药;生物防治相对薄弱。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大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对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各课题组对此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在农药种类选择与使用量上依据GAP的要求做了一些规定,但在试验过程中对不同农药使用量与间隔时间方面工作做得不足,标准没有完全统一。许多病虫害在现有防治措施下,仍然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 ●4.对中药材原植物的基础性研究不足。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具体栽培措施的制定,需要依据药用植物生理特性、生态学原理来进行,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许多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如重茬问题,人参、三七、地黄等药材种一次就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能再种。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5.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企业的需求,也即市场的需求是规范化种植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动力,企业资金投入是研究得以进行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保障。因此,与企业的有机结合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可持续进展的必备条件。
|